9月27日,歐盟
區塊鏈天文臺和
論壇發布第六份報告《關于區塊鏈和智能合同的法律和監管框架(Legal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 of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s)》,報告表示,
區塊鏈技術及其伴隨的用例本質上是國際性的。為了有效地跨越國界,區塊鏈在歐洲的法律和監管也需要在整個歐盟的邊界上保持一致。監管機構幫助監督和監管該行業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是親自參與。區塊鏈還提供了潛在的強大的新監管工具。隨著區塊鏈技術在支持新型去中心化應用和平臺方面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立法者和監管者將越來越多地發現自己面臨著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這些挑戰是健康的,應作為社會變革自然進程的一部分受到歡迎。對此,就決策者在短期到中期應該如何適應,歐盟區塊鏈觀察站及論壇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議:1. 制定簡單但可用的技術定義;2. 盡可能廣泛傳播法律解釋;3. 選擇正確的監管方法;4.統一法律及其解釋。無論各個監管機構采取什么方法,至關重要的是,在整個歐盟范圍內盡可能統一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監管;5.幫助決策者加深了解該技術;6. 首先處理高影響力的用例;7. 密切監視不太成熟的用例的發展,并鼓勵自我調節;8.利用區塊鏈作為監管工具。監管機構可以使用新的基于區塊鏈的平臺以提高其運營效率和效率,可能還包括具有實時監管監控和干預功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