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FSTB)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下屬投資者教育中心(IEC)合作,啟動了這項公眾教育活動。
陳浩濂是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他表示:
“隨著媒體的報道,以及圍繞ICO及數字貨幣(比如
比特幣)的新聞已經引起了公眾的關注,但是人們可能會在沒有充分理解性質和潛在風險的情況下,將其作為投機工具。香港政府計劃推出一系列公眾教育活動,目的就是為市民提供正確而全面的認識,讓他們在進行交易、或是做出投資決策之前,充分評估風險。”
去年九月,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就曾發表聲明,稱數字代幣和ICO可能會受到香港證券法的約束。去年十二月底,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又提醒投資者進行比特幣期貨合約和其他數字貨幣投資時,需要警惕風險。
Kelvin Wong是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投資者教育中心主席,他說道:
“ICO和‘加密數字貨幣’是高風險產品,并不適合每個人投資。‘加密數字貨幣’不是實際貨幣,而是一種虛擬商品,它不受任何實物商品或發行者的支持,也不能被認定為是一種支付媒介或電子貨幣。‘加密數字貨幣’具有很強的投機性,與各種風險相關,價格也可能因為投機活動而大幅波動,投資者可能因為價格波動而蒙受重大經濟損失。”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