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良好的發行兌換激勵機制和暢通靈活兌付通道
數字人民幣一級發行承兌能否獲得商業銀行等機構的積極支持和響應,取決于數字人民幣的驗證和記賬(也即所謂的“挖礦”)是否有公平、合理的激勵機制,這一問題可能是數字人民幣正式發行和落地之前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兌付通道是用戶與數字人民幣發行機構(央行)進行兌付的通道,如果兌付通道不暢通,當市場上對數字人民幣的需求突然增大或減少時,只能通過場外用戶間的交易進行,很容易讓數字人民幣的價格產生波動,偏離正常水平,從而對現有貨幣和
金融體系造成不可預知的巨大沖擊。
二是市場接受程度和應用場景適用性
市場接受度和應用場景是數字人民幣重要指標,只有具備足夠的使用需求,才能保證人民幣的流動性。當前,支付寶、微信支付在中國場景性支付和消費中占據重要份額,國內用戶和市場已對此形成路徑依賴,數字人民幣應加強與現有的支付和金融機構的合作和融合,形成廣泛細微、覆蓋線上線下服務模式,提高市場接受程度和應用場景的適應性。
三是全球化的合作伙伴和靈活的監管適應性
未來,我國要用數字人民幣作為工具和手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就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可靠的合作伙伴,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數字人民幣的發行與承兌,提高數字人民幣滲透率和在全球范圍內的接受程度。這也意味著我國對數字人民幣應采取更加開放的態度,例如,允許數字人民幣真正發揮“穩定幣”功能,搭建人民幣和虛擬
數字貨幣之間的橋梁,允許數字人民幣與美元等法定貨幣之間實現可自由兌換等。同時,在發行制度和監管方面,力求更大的靈活適應性,以滿足各國對于數字貨幣和貨幣交易支付中的監管審查。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主任 黃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孫會亭數字人民幣發行和落地是否成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