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刀
編輯/Never
近日,Vectoraic(VT)社區向火星傳媒爆料,VT項目方在中國倚靠以色列領事館站臺和孟可旗下的粵嘉基金資金運作,大肆成立線下社團,將VT包裝成以色列軍事強背景、大資金、高流量的區塊鏈項目,通過線上微信群喊單、線下開展中國百城營銷計劃,并宣傳投資VT項目將獲得高回報,通過私募詐騙了國人上億元資金,現已失聯。
針對爆料,我們向VT項目方的社群和核心人員核實信息,但經多方途徑始終沒有聯系到他們。
VT的無人駕駛鏈暢想
根據VT白皮書顯示,VT是全球首個基于無人駕駛和區塊鏈技術的出行平臺,VT平臺是基于以色列空軍無人機打擊偵察技術,再結合區塊鏈技術,開發出的自動駕駛道路預判系統。
Vectoraic的商業板塊有3大類:共享無人駕駛出行平臺、無人駕駛汽車交易平臺、無人駕駛BaaS平臺。三大商業板塊分別承擔著不同的業務角色,共享無人駕駛出行平臺是用于汽車無人駕駛系統的,無人駕駛汽車交易平臺是用于生態中各類主體前來交易的,而BaaS平臺則是用于區塊鏈應用者開發的。其中,在無人駕駛汽車交易平臺上,Vectoraic token VT可作為生態內的支付媒介在這里使用,如打車支付、保險支付等。
同時,VT幣也應用于行車信用激勵系統,用戶駕駛可以接入Vectoraic生態系統的汽車,所有行車記錄將以加密形式存儲在云端,并且形成算力,啟動挖礦,再利用大數據算法模型讓更多擁有良好行車記錄的用戶獲取VT token激勵,從而促進一個更健康的道路交通大生態系統形成。
驚現孟可、李大偉、蟲哥等站臺大佬
依靠無人駕駛技術在未來社會的實現暢想以及高精尖的軍事科技支撐等包裝,VT成功獲得了頂層的支持,甚至被打造成中以合作的標桿項目,先后獲得了以色列駐華領事館、中國中山市政府、中科院等政府背景的認可,還獲得了保利資本、神馬專車、BYTE CAPITAL、ZB交易所、粵嘉基金、加密資本等多家大機構的資本支持,以及ZB CEO李大偉、未來財經孟可、單青峰、蟲哥等的跟投與站臺。
2018年3月23日,由以色列駐廣州總領事館、粵嘉基金、未來財經主辦,鏈虎財經、鏈派社區、阿希聯合主辦,幣大貓、VVbtc、鏈盟論壇、LinkCoin、區加科技等協辦的中以區塊鏈與人工智能行業高峰論壇在廣州·四季酒店召開,會上,孟可進行了致辭。

孟可在大會上致辭
孟可是VT項目在中國的主要包裝人和推介人。孟可有著多種身份,未來財經董事長、共享鏈創始人、粵嘉基金董事長,從區塊鏈資訊到發幣公鏈,再到資本運作,一應俱全。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孟可,基本都是因為2018年幣圈自媒體大咖“壹塊硬幣”的一篇文章《包飛機玩嫩模,未來財經孟可借共享鏈瘋狂斂財》,文中指出,空氣項目共享鏈的創始人孟可,利用項目發行代幣SSS,借機斂財數億元,還曬出了其詐騙投資人資金后揮霍無度的照片。


作為粵嘉基金的董事長,孟可在vectoraic項目在中國的資本運作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網絡上對于此次中以區塊鏈與人工智能行業高峰論壇的報道非常多,文刀發現,其中有一個關鍵人物就是YotamLeder,他在此次論壇的媒體報道中的身份被標記為“以色列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在百度搜索中看到,但凡跟粵嘉基金有關的活動,此人基本都會參與,并均標記為此名頭。
但通過查找其在領英的介紹發現,領英上他并沒有寫明自己是以色列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另外,在以色列廣州總領館官網搜索YotamLeder,也無相關信息。

左邊標記的是以色列領事YotamLeder,右邊是孟可
孟可還和VT副總裁趙戎、熊欣等人成立了“中以科創創新中心”,法定代表人就是“以色列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YotamLeder,光從公司名稱看,貌似就有些官方背景。
中以科創中心高管名單

中以科創中心高管名單

中以科創創新中心股權結構圖
在孟可精心設計的包裝下,VT在國內取得了很多機構的背書,甚至連中山市政府也認可了這個“以色列高科技項目”。

緊接著,VT獲得了保利資本、神馬專車、ZB交易所等多家大資本機構的投資,并獲得了政界、商界、學術界等多位大佬的站臺。

VT投資機構名單

VT站臺照片




順順利利私募、收割
2018年5月,VT開始了私募,由于如此眾多的機構背書,私募的過程很順利,總體金額在億元人民幣以上。

然而,私募結束后投資者們卻等了幾乎整整一年,VT才最終在ZBG交易所上市。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2018年6月之后,加密貨幣市場突然到來的熊市打亂了VT項目方本來的收割計劃,所以才選在2019年6月行情回暖的時候套現。不過看起來等了一年的項目方們有些迫不及待,VT在6月6日上線當天最高價沖到了6元,卻在兩個月內一路狂跌到3厘錢,可謂歸零。

在二級市場瘋狂砸盤的同時,VT還解散了所有的社群。

VT社群負責人彭東騰的朋友圈
大家覺得這個跑車你貢獻了多少錢?
造假冒充,大肆詐騙中國人
實現收割后的VT項目方,第一套路就是跑路。目前,Vectoraic的官網已經無法打開。根據爆料人提供的資料,VT通過四種手段對項目進行了造假包裝。
VT曾經官網首頁

1.正大光明地造假白皮書:
在VT的官網上,VT白皮書只提供了中文和英文。試想,作為一個被包裝成純正的以色列區塊鏈項目,官網白皮書除了英文,至少還應該有以色列的官方語言版的吧,可為什么除了英文以外,就只有中文版的呢?

2.谷歌檢索信息和VT白皮書描述的時間路線差距過大
根據VT白皮書的開發路線圖,2009年Vectoraic就已經有APU產品面世,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公司。然而,在谷歌搜索中,把時間設置為2017年,可以發現,沒有任何相關的結果信息,也就是說,2018年之前Vectoraic在網絡上就好像不存在一樣。

VT規劃發展路線圖
3.公開的專利無處可查
VT在白皮書中披露了其核心技術已經獲得了美國專利,并曬出了專利編號,但根據專利編號,文刀在美國的專利網站并沒有查詢到相關結果信息。


4.團隊人員履歷造假
Vectoraic在白皮書上披露的其CEO Lior Motilsky具有以色列國防工業最著名的無人戰斗機科學家背景,我們來看看關于CEO Lior Motilsky的介紹。

名頭看起來非常嚇人,可是以色列國防工業的科學家,怎么會如此大肆露臉呢?一般情況下,從事這類工作的人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在眾人面前曝光。
白皮書中提到這位CEO是捕食者無人機的重要供應商,vectoraic項目正是使用了基于捕食者無人戰斗機的技術應用于汽車無人駕駛,從而讓很多人信以為真。但是,很多人可能還不太了解捕食者無人機,這是一項美國軍事科技的核心技術,首先美國的軍事核心技術怎么可能被以色列軍方拿去使用呢?其次,如果VT項目方真的掌握了這項技術的話,也完全沒有必要通過應用無人駕駛汽車來進行融資了。
文刀給你講一個軍事故事你就了解了。
在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中,美方使用的是EP–3型偵察機。在被撞降落后,該偵察機被大卸八塊,里面七七八八的技術基本上被研究了個遍。但是請注意,EP–3型偵察機是1962年首飛1969年正式服役的。在正式服役后的32年,也就是2001年,我們國家當時的技術還沒有那么先進。而捕食者無人機是1995年才開始服役,比EP–3型偵察機服役時間晚26年,26年是什么概念呢,對于飛機制造方來說,差不多是兩代的差距。并且,直到EP–3服役50年后的今天,相關技術資料依然是絕密的。
所以,VT作為一個民間項目想用上捕食者無人機的技術,絕對是天方夜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