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era投資的項目和公司已達近百家,且半數以上都是圈內耳熟能詳的公司。在項目評估方面,Paul透露了幾個基本框架。
首先是深入目標市場,衡量市場規模,進行競品分析,從而評估一家公司能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其次是對項目技術的深入研究;第三是用戶調查,了解產品口碑,評估其大規模普及的可能。
在完成各個層面的評估之后,Pantera內部會進行投票做出最終決定。
Paul指出,在整個項目評估體系中,有些標準是可以量化的,但也有些是不能量化的。因此,在實操過程中,會視情況制定額外的評估模式。
正是因為資本方對項目的了解和評估漸趨嚴格,現階段很多
區塊鏈公司在消耗完
ico所獲“福利”之后舉步維艱。盡管當前不斷涌現出STO、IEO等全新的募資形式,但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隨著投資者漸趨理性,資金成為了企業運作的一大難題。
Paul認為,ICO是為某些項目籌集資金的好方法,因為恰當的代幣設計可以協調投資者、礦工、用戶和開發者的激勵,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但與其他行業無異,區塊鏈企業的發展也需要依靠實際應用。部分利用2017年市場狂熱情緒募資的企業由于沒有創造出對用戶有價值的服務或產品的項目將無法生存。
另一方面,Paul說,小部分項目“正在一條通往實用性和健全的加密經濟學的道路上”,在實現其目標之前,需要一條足夠長的跑道。
“區塊鏈公司,就如大多數初創公司一樣——一些好的想法總是超前于當前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項目將需要做到以下三件事:更有效地支配資金;保持高效但低損耗的狀態以建造這條跑道;加倍投入并加快完成路線圖,或通過其他工具籌集資金。具體的策略還需視項目情況而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