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4033
    • 0
    • 分享到

    中國新三板公司“發幣”往事

    2019-9-3 22:15

    來源: 鏈捕手 作者: 葉木

    摘要:在區塊鏈的世界里,新三板一直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曾被一些幣圈代表人物追逐,后淪為無人問津的備胎,如今一些新三板公司脫板入鏈,走上了發幣之路。

    中國新三板公司發幣往事


    曾幾何時,新三板是一些幣圈代表人物趨之若鶩的「鍍金圣地」,好似擁有一家新三板公司,就有了資本市場的權威背書和金融話語權,李林徐明星等紛紛入局新三板市場。


    2016年1月開始,火幣網創始人李林通過三次股權轉讓,分別購買新三板公司般固科技股份80.3萬股、195.3萬股、93.6萬股,累計持有其56.72%的股份,從而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4月27日,「般固科技」更名為「財貓網絡」。同年10月,財貓網絡完成第一次定增,以55.30 元/股的價格定向發行72.47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約4007.6萬元。


    2019年2月12日,北京財貓時代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由臨時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將名字變更為「北京聚鏈時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由「財貓網絡」變更為「聚鏈集團」。


    李林入主新三板,徐明星也坐不住了。


    2016年12月20日,新三板公司華證聯發布公告稱,徐明星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以總價751.55萬元購買華證聯300.62萬股股份,徐明星成為華證聯新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與華證聯類似,交易所元寶網創始人鄧迪也通過「借殼」方式登陸新三板。賽億智能(430070)于2016年6月30日公告稱,自然人鄧迪通過現金方式,以2元每股的價格認購了公司股份2000萬股,認購金額為4000萬元。認購完成后,鄧迪成為賽億智能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持有公司55.56%的股權,2017年10月31日,賽億智能更名為太一云。


    然而,時過境遷,當數字貨幣牛市來臨,一些幣圈代表人物身家數億,缺乏流動性的新三板從女神淪為備胎,被徹底打入冷宮,反而是曾經的新三板公司紛紛卸下新三板的包袱,在發幣之路上一路狂奔。


    發幣救不了天涯社區


    誕生于1999年的天涯社區,一直頂著「全球華人第一社區」的桂冠,然而如今,天涯已遠不如從前了,走上了發幣自救的道路。


    在中文互聯網的早期階段,天涯社區象征著BBS的最高殿堂,承載了80后一代的青春回憶。


    網絡文學方面,天涯是當時最大的網絡文學寶庫,誕生過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比如當時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等等,走出了寧財神、十年砍柴、當年明月這些大咖。


    娛樂方面,天涯社區的「娛樂八卦」板塊,更是眾多娛樂媒體的素材來源,影響力遠超于如今的豆瓣鵝組。


    憑借著在BBS上的霸主地位,天涯社區2005年得到IDG和清科的投資;2006年,天涯獲得聯想、谷歌、江南春的聯合投資。然而,資本的寵愛往往參雜著束縛和霸道,不怎么盈利的天涯社區需要登陸資本市場給投資者一個滿意的交代,2009年,天涯社區申請創業板IPO失敗,就在同一年,新浪微博問世,這也預示著BBS時代即將落幕,新社交時代即將來臨。


    沖擊資本市場的天涯社區不甘心就此沉寂,2011再次沖擊IPO,二次失敗;2015年,天涯社區無奈轉戰新三板,終于在當年8月成功掛牌上市,市值一度突破10個億,不過對于天涯社區而言,開盤即巔峰,年底期末凈資產審計為負值,天涯被戴上ST的帽子;3年后的2018年4月,天涯申請申請在股轉系統終止掛牌,并于2019年4月17日正式告別了新三板。


    短短四年時間,傳統BBS徹底陷落,微信微博知乎等輕社交占領了人們的屏幕,天涯財報也一片慘淡,2015年、2016年、2017上半年,天涯社區凈虧損分別為1990.7、1088.47和791.9萬元,2017年財報未能按時披露。


    天涯社區如何絕地求生,他將救命稻草與當時最火的概念區塊鏈捆綁在一起——發幣。


    201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十周年紀念日,天涯分Tianya token(TYT)正式公測。


    根據官網介紹,TYT是天涯社區的社區通證,是衡量用戶對天涯社區貢獻值的數字資產。總量900億枚,20年發行完畢,按一定的數學計算模型,每年遞減產生。


    TYT分配由兩大部分組成:20%為社區預留,用于社區生態拓展;80%進入獎金池,對優質的原創內容和積極的社區行為進行激勵,用戶可以通過創作獎勵、點贊獎勵、行為獎勵、節點獎勵獲得TYT。


    然而,這并不是天涯第一次以區塊鏈的名義發行相關代幣,早在2017年年底,天涯面向社區用戶發行了三期天涯鉆,每期發行數量皆為3000萬個,三期發行價分別為0.2元/個、0.5元/、0.8元/個,三期全部售罄,共募資4500萬元。


    發幣有讓天涯社區重現輝煌么?


    從實際結果來看,并沒有,單純的發帖點贊獎勵機制吸引了一大批羊毛黨「刷分」,反而催生了大量劣質內容,官方為此不得不清理封禁了一批活躍的賬號,而這卻又引起了社區用戶的不滿,發幣并沒有凝聚社區用戶,反而是共識破滅。上線交易所后,TYT價格也一路下跌,目前較最高點下跌99%,較發行價下跌82%。


    天涯社區所遭遇的困境并不是區塊鏈能夠解決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欠下的債,想要用發幣來還,此路不通。


    據悉,摘牌之后天涯社區公司將抓住注冊制趨勢下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會,正式啟動IPO計劃,沖擊科創板,發幣之后的天涯社區還能被資本市場所接受么?這個疑問需要讓時間來回答。


    前新三板公司發幣玩資金盤


    2019年,加密貨幣妖幣頻出,如果非要評選出一個妖幣之王,EGT無疑是熱門候選。


    EGT(Egretia Token)是區塊鏈游戲項目Egretia的加密貨幣,由國產三大游戲引擎之一白鷺引擎參與發行,目標是將打造全球首個HTML5區塊鏈引擎及平臺。


    2018年6月,EGT正式登陸交易所,然后便開始了「歸零之路」:到了2018年末,幣價一度跌至0.0003美元,較發行價下跌接近97%,這意味著一萬本金最后只剩下300塊錢,對于以更高價位購買的人來說,1萬本金最后可能只剩下不到100元。


    然而,這樣一個「歸零之路」卻在2019年上半年奇跡逆襲,從0.0003美元的價格低點,在不到半年內飆升至0.09美元(2019年6月13日),暴漲300倍,市值闖入全球加密貨幣前五十,隨后又高臺跳水,價格下跌77%,如今價格為0.02美元。


    暴漲暴跌的背后都源于EGT的一次蛻變:不做區塊鏈游戲,改玩資金盤。


    在目睹貝爾鏈的拉盤奇跡后,近乎歸零的EGT破釜沉舟,徹底復制了「貝爾鏈模式」,聯合LGame推出了自己的資金盤游戲——《巨商》。


    《巨商》本質上是一款披著模擬經營游戲外衣的資金盤,用戶充值以太坊兌換鉆石,再用鉆石購買以及升級商鋪,產出EGT,每天錨定本金,獲得1%的靜態收益,但如果想要獲得10%的動態收益加成,則需要不斷發展下線,多級分銷。


    本質上,《巨商》就是以募集資金為目的資金盤,通過游戲直接從投資者手里募集資金,再用募集的資金在二級市場拉盤,吸引投資者追高,項目方在高位震蕩出貨并獲利。


    這樣一個資金盤游戲的背后同樣是一家前新三板公司——白鷺科技。


    在游戲賽道正火時,白鷺科技備受資本追捧,投資機構不僅有深創投這樣的老牌國資基金,也有經緯中國這樣的頂級VC機構,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雷軍的小米系「基金」,持股17.11%,是白鷺科技第二大股東。


    2016年3月,北京白鷺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HTML5移動技術和服務第一股」的身份正式掛牌新三板,總共發行7500萬股,每股面值1元,總估值超過25億,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然而,白鷺科技創始人陳書藝后來回憶稱,這個過程除了煎熬還是煎熬,「我們本以為這是一個飛機跑道,但剛滑行了50米就摔了個大跟頭。」


    由于游戲引擎是個燒錢生意,新三板缺乏流動性,無法有效融資,上市之后的白鷺科技依然面臨財務虧損的困境,2016年虧損5717.77萬元,2017上半年虧損1947萬元,2017年9月,新三板掛牌18個月后,白鷺科技主動申請摘牌退市。


    與此同時,加密貨幣迎來最狂熱的牛市,從新三板退市的白鷺科技開始搭上區塊鏈的「順風車」,渴望成為「風口上的豬」,不料,2018年,熊市來臨,風停了,白鷺科技和EGT狠狠摔了個跟頭,最后靠資金盤自救。


    只是,游戲終有Game Over的時候,白鷺科技的資金盤游戲玩到最后大概率也只是一地「豬血」。


    滕展科技:火幣首個IEO項目,破發50%


    3月26日,被寄予厚望的Top Network作為首個IEO項目登陸火幣,開盤暴漲 27 倍,挑動無數投資者的「FOMO神經」,紛紛追高,不料,短暫的拉盤狂歡后,TOP開始漫長的陰跌之路,目前價格較最高點下跌96%,較IEO發行價下跌接近50%。


    這樣一個標準的「上山下鄉」項目,背后的操盤手依然是一家新三板公司:騰展科技(839079)。


    根據工商登記與項目白皮書信息比對,TOP六位創始團隊人員中五人均在騰展科技及全資子公司任職,其中包括騰展科技實控人魏松祥。


    經工商信息查詢,TOP NETWORK主體為杭州頂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的法人代表魏紅玲是滕展科技的控股股東,該公司擁有「TOP NETWORK」「TOP 通信鏈」「TOP 網絡」等一系列商標知識產權。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12年2月的滕展科技主要產品和服務項目為「移動互聯網通信增值服務以及手機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服務」,旗下產品主要包括Dingtone語音通話、閱后即焚聊天應用Coverme、SkyVPN等,其中VPN業務是其主要的業務來源。


    2016年9月7日,滕展科技正式掛牌新三板,如今,發幣成功的騰展科技似乎覺察已經沒有繼續待在新三板的必要,否則徒增監管風險, 也即將從新三板退市。


    2019年 6 月7日,杭州騰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召開2019 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公司董事會提交的《關于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議案。


    就這樣,伴隨著一個數字貨幣在交易所的上線、拉盤、破發,一家新三板公司將落幕下線。

    諦聽科技的路由器挖礦騙局


    除了單純的發幣募資,也有新三板公司利用路由器挖礦進行詐騙,被人告上法庭,股票停牌,留下一堆失信被執行人記錄,這家新三板公司的名字是——諦聽科技。

    諦聽科技成立于2009年,主營業務為生產制造智能路由器,2013年,諦聽科技獲得聯想樂基金數百萬人民幣的種子輪投資,2014年獲得迅雷5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2015年獲得京東和聯想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


    2016年3月,諦聽科技正式宣布掛牌「新三板」,主要產品分為軟件產品和硬件產品。軟件產品包括小云手機客戶端、newifijd+手機客戶端和小云路由助手等,硬件產品包括如意云、newifi mini、newifiY1S、newifi2、newifi3等智能路由器。


    2018年,諦聽科技聯合聯想集團發布智能路由Lecoo「掘金寶」內置黃金礦區,號稱分享閑置寬帶資源,可以獲取數字黃金獎勵(NEWG),Lecoo「掘金寶」是newifi新路由的貼牌「姐妹產品」。


    2018年6月中下旬,「黃金礦區」宣傳「數字黃金」(NEWG)將可以直接兌換比特幣btc),眾多的投資者斥資數十萬至百萬RMB購置設備挖掘NEWG,以換取比特幣。


    不過,好景不長,從2018年7月開始,項目運營方多次修改提現規則,導致用戶兌換到的比特幣被「數字金庫」APP「套牢」,用戶們一怒之下將諦聽科技及其法人李程告上了法庭,要求其賠償損失。


    監管諦聽科技在 2018年3月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將代幣運營業務轉讓給了美國吉麥恩股份有限公司(GMIne Inc),2018年6月份該業務又被轉讓給了在香港注冊的「環球幣樂數字有限公司」,但環球幣背后實控人仍為諦聽科技法人李程。


    2018年9月,諦聽科技因無法按時披露半年報,涉嫌違規接受處理,其股票停止掛牌,法人代表李程行蹤成迷。


    事實上,從2015年到2017年,諦聽科技年年虧損,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482.44萬元,同比下降48.89%;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36.50萬元,同比減虧32.15%,與其頭頂「路由第一股」的光環大相徑庭,眾多投資者血本無歸。


    新三板的尷尬


    當然,從新三板上市公司整體來看,發幣其實只是極少部分公司的冒險之舉,但它們所折射出來的問題確是多數新三板公司都存在的,如今許多新三板公司都開始「不務正業」,與數字貨幣、P2P、微商、騙局等字眼聯系到一起,退板者亦不在少數。


    為什么這些企業作為曾經的二級市場明星閃亮登陸新三板,如今卻紛紛陷入困境,乃至于鋌而走險踏向違法違規邊緣,并選擇退出新三板?


    這當然首先與企業自身業務狀況具有直接關聯。某些企業登陸新三板原本就是因為自身業績無法達到主板相關要求的中下策,質量本身參差不齊,他們都希望通過融資來增加企業運營資金流、改善業務狀況,但多數企業都很難直接通過資金來改善自身的商業模式與戰略,不可避免再度陷入虧損境地。


    因此,一些主營業務難以推進的新三板公司就會瞄準那些監管不力但利潤可觀的蠻荒地帶,謀取大量利益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


    同時,這些現象與新三板自身的問題有關。「由于新三板流動性差,它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融資功能,其次各種掛牌費用太高。」證券分析師李野(化名)向鏈捕手解釋道。


    新三板目前采取的仍然是做市轉讓制度,投資者需要買賣股票時,買賣雙方不直接成交,而是通過新三板做市商作為對手方,增加了撮合成交的難度;其次新三板投資門檻太高, 至少擁有500萬資產的個人投資者才能參與交易,再加上新三板企業良莠不齊,真正參與交易的投資者其實并不算多。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官網的8月30日統計,目前全國共有掛牌企業9298家,當日總成交金額為47797.27萬元,這樣的交易規模比加密貨幣市場低了好幾個數量級。


    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統計,8月28日,加密貨幣市場24小時成交量為480億美元。加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是傳統金融市場無法比擬的:幾乎沒有投資門檻、弱監管、一周7*24小時不間斷交易;其次,如今新三板高昂的掛牌費用與帶來的掛牌收益并不匹配。「持續督導費每年大約15萬元-20萬元,定期報告審計費用在20萬元-25萬元之間。」證券分析師李野認為,與發幣「套現」相比,掛牌新三板的性價比就很低了。


    在這種情況下,已經通過數字貨幣等業務達到事實性融資效果的企業對掛牌新三板的需求就會減低。「而且隨著科創板興起,優質的新三板企業會選擇退市并尋求轉入主板甚至沖擊科創板,但那些中等或者劣質的新三板企業接下來可能會有部分選擇退而求其次,在發幣的不歸路上鋌而走險、橫沖直撞」李野認為。


    資本市場沒有慈善家,一些新三板企業掙脫束縛,來到幣圈這樣一個沒有太多監管的市場里面,往往如同脫韁野馬,肆意奔騰,特別是對于一個陷入財務困境的新三板公司,幣圈就是他們的提款機,大刀割不盡,春風吹又生,割韭菜的游戲永遠也不會停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