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區塊鏈媒體群:基于
token的商業經濟模型,接下去他的潛力在哪里?能否舉一些例子?
陳琳:基于代幣的共生經濟體的潛力在于幾點:第一點,基于代幣對原有的商業模型進行解構和重建,將代幣加入到原有的商業模式里去,我們可以構建更加合理的共生經濟體。現在的商業模式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基于法幣的由上而下的營銷成本控制市場營銷的傳統商業模式。
而經典互聯網大多情況下都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將長時間經驗的商業模式把它搬到網絡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支付寶,因為貨幣有上千年的上千年的歷史,而支付寶做的事情就是把習以為常的紙幣和傳統的貨幣支付的模式,通過一個手機去完善它,把它的用戶體驗做到極致。又比如說新聞傳播領域在千百年來一直有新聞報紙,新聞媒體的傳播,今日頭條新浪新聞就是將原有的紙質的產品變成了數字化的模式。這是原有的商業模式的典型代表。
但是,原來的經典互聯網時代并不是一個基于代幣的共生經濟體。也就是說購買報紙的人和報攤老板之間僅僅只是一個買賣點的關系。他并沒有辦法去參與和支持通過對于報紙的購買和獲得消息的同時伴隨這份報紙的成長獲得更大的收益,其代幣的貢獻,經濟體就是希望能夠通過代幣的全生命周期的重新設計,重新構建代幣的生成分發和消費以及回收這樣一個完整餓的經濟模型,從而給更多人以參與的機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比特幣,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基于社區供需基于大家基持從而得到從邊緣走向主流得到全世界,比特幣就是在九年的發展過程中,依靠社區的支持從邊緣走向了主流。又比如說IPS信息網絡傳輸協議,它是基于Filecoin這種代幣發行的。
星際網絡傳輸也是基于Filecoin來建立一種全新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從而能夠對原有的
百度云盤這樣的互聯網的文件存儲的基礎設施中做出一些改變,同時讓所有支持他的人能夠從中獲得最大收益。
從前面可以了解到共生經濟它的優勢,第一就是對商業模式進行了巨大的解構和重建,第二他對原來的商業應用,對于用戶來說帶來了相對更多的參與感和共同成長的成就感和體驗,這是原來商業模式所沒有的。
在原來的商業模式中,無論如何還是商戶和消費者的二元結構,我們對消費者的一些服務都是為了處理那些銷售之后可能發生的問題,并沒有把消費者和商戶置在一個共同成長,共同收益,共同推廣的地方。總之在過去的商業模式中,沒有這樣一個共生經濟體去給用戶帶來一種完全全新的一種參與感成就感,這是對原有商業模式的有一種顛覆。
第三就是說基于代幣的共生經濟體從一個傳統創業企業來說給會傳統的
金融投融資領域帶來變化。在過去的金融行業的投入對創業公司的投融資輪的支持來說,它是最典型的一種模式,就是天使abc輪直至上市,就拿最近一個例子來說, 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投資人會主張這個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美團很有可能即將在
香港上市。
所以在這件事上可以看到在傳統的金融行業里面,無論初心是多么正確,理想是多么豐滿,但是現實中必須要為投資人負責,導致了它的上市服務。所以我們見證了美團一步步成長。但是車代幣的共生經濟體恰恰反了過來,他改變了游戲規則。
對于車代幣的共生經濟體和他的商業模型來說上市只是一個起點,因為有很多項目來說,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成功登陸到了一些比較大的交易所里去,之后,他會更加將更加多的精力放在持續不斷地保證這個產品的推廣應用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特幣
以太坊量子鏈這些非常有名的公有鏈,他們可能在一個起點的時候就已經上市,之后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持續不斷地為他們投資人和潛在投資人以及整個金融投資領域去帶來更多的收益,而不是反過來。在我看來是一個共生經濟體和原有方式巨大的不同。
我這里舉個例子就是IPFS,他給用戶帶來了永不消失的數據,另外他通過很快的上市交易所讓投資人很快地能夠獲得收益和收回他的成本。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代幣的共生經濟體,然后大家一起通過對這個項目的支持來實現一個技術的進步和對社會的貢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