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國對
區塊鏈和
數字貨幣態度各不相同。在監管層面,目前全球的監管有五種不同的情況:全面禁止、只禁止
ico、禁止數字貨幣、將數字貨幣視為資產、無監管。
韓國
承認區塊鏈產業合法化,韓國允許成立交易所,也允許數字貨幣的交易,并取消了對 ICO 的全面禁令、將
比特幣作為一種合法的匯款方式。
據報道,韓國國家統計局、科技部以及信息通信部三委,從今年四月份以來就一直在制定新的區塊鏈行業分類計劃的最終草案,該計劃將作為區塊鏈政策制定的基礎,尤其是針對“區塊鏈推廣和監管框架“、區塊鏈系統建設、分散應用 (Dapp) 開發以及
加密貨幣交易等領域。
泰國
應該是亞洲監管做的最好的國家,泰國交易委員會(SEC) 發布公告,概述了新的 ICO 監管規定生效的時間。根據新的監管框架,任何尋求發型 ICO 的實體必須首先向監管機構提交申請。
日本
對于區塊鏈相關的數字貨幣的態度比較正面,比較開放,對待 ICO 是默許的態度。但是自 2018 年 1月 CoinCheck 被黑客盜取價值 5.23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后監管趨嚴。
新加坡
承認數字貨幣的合法性,同時進行積極監管,允許在符合監管的條件下進行數字貨幣交易和 ICO。新加坡是繼英國之后第二個落地
金融科技企業沙盒監管的國家。
迪拜
對數字貨幣態度很友好,迪拜于 2016 年成立了全球區塊鏈委員會,目前擁有超過 30 個會員,包括政府實體、國際公司以及區塊鏈創業公司,其計劃在 2020 年之前全面啟動
區塊鏈應用,促成迪拜之成為世界首個區塊鏈全面應用的城市。
英國
可以說是對于
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最為寬容的國家之一,始終抱著“監督不監管”的態度,并且還為全球區塊鏈初創企業提供了非常優惠的政策。
美國
對區塊鏈持“擁抱技術”和“不要封殺”的曖昧態度。美國財政部計劃和美國國稅局聯合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管理,進一步遏制與之相關的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活動。
同時,今年年初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就已經向立法機構提交法案,要求為數字簽名和智能合約提供法律效力。
不同國家的政策孕育著不同的機會,區塊鏈從誕生之日起,就給創業提供了全球化的機會。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方面的創業,首先要遵從本地法律,其次也可將視野擴展到全球,尋找適合自己的機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