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orand 的優缺點
通過上述分析,Algorand 基本解決了第 2 節開頭提出的一系列問題:
- 通過 PoS 和可驗證隨機函數(VRF)實現區塊生產者和驗證者的選擇
- 通過改進的拜占庭共識
BA*
對新產生的區塊達成共識 - 通過一定的參數設計,從數學上將分叉的概率降至極低值
- 引入種子參數,回溯系數以及一次性公鑰等機制進一步增強安全性
- 每一輪都只進行局部驗證,并通過減少節點間通信量進一步提升系統的吞吐量,提高可擴展性
Algorand 在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三個方面達到了一個很好的均衡,但這不意味著其真的打破了所謂的「不可能三角」。
可擴展性方面:本質上還是通過較少的驗證節點對所有交易進行驗證,當網絡中全節點變多時,只能保證性能不下降太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可擴展。另外,每一輪驗證節點之間的通信依賴于所處的網絡狀態,網絡不穩定將導致共識時間變長,影響 TPS。官方稱 Algorand 在 Permissinoed 環境下將有更好的性能 [4],原因可能在于 Permissionless 環境下節點所處環境有太多不確定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可擴展性。
安全性方面:Algorand 本質上采用的還是拜占庭共識,惡意節點不能超過 ?,而比特幣可以在惡意節點數小于 ? 的情況下保證安全。
去中心化方面:Algorand 采用 PoS 共識和 VRF 決定區塊生產者和驗證者,擁有較多代幣的節點在 PoS 過程中被選中的概率較高,且 Staking 獎勵向大戶集中,有一定的中心化趨勢;而 VRF 選舉機制的引入讓鏈上計算只由部分節點進行驗證,損失了去中心化系統全網驗證的特性。
此外,Algorand 的主網剛剛發布 [6],此前所有結果均是理想環境下的數據,且部分代碼未開源,虛擬機相關設計也暫未提及,其實現的復雜度、穩定性和實際性能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總結
Algorand 通過創新共識協議設計,同時實現了較高的可擴展性,較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并且所有結論都有較為嚴格的數學證明,是一種較為創新和嚴謹的共識機制,目前較適用于有一定準入門檻的去中心化、高吞吐量加密數字貨幣項目。
原文標題:《Qtum 研究院:深度解析 Algorand 共識協議》
作者: Qtum 研究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