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支付已十分發達,央行為何還要推出法定
數字貨幣?“對老百姓而言,基本的支付功能在電子支付和央行數字貨幣之間的界限相對模糊,但央行未來投放的央行數字貨幣在一些功能實現上與電子支付有很大的區別。”穆
長春表示,以往電子支付工具的資金轉移必須通過傳統銀行賬戶才能完成,而央行數字貨幣可脫離傳統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使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通俗地講,央行數字貨幣既可以像現金一樣易于流通,有利于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同時也可以實現可控匿名。
據了解,現有流通中的現金容易匿名偽造,銀行卡和互聯網支付等電子支付工具又不能完全滿足公眾對匿名支付的需求。因此,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主要針對流通中現金的替代性,既保持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征,也滿足人們對便攜性和匿名性的需求。
央行研究局兼貨幣金銀局局長王信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在中國主要是對現金進行一定程度的替代,將有助于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
由此看來,央行推出數字貨幣,既不是當下流行的電子錢包或網上支付,也不是完全“推倒重來”取代現有的人民幣體系,而是對流通現金具有一定替代性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幣體系。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伏軍表示,央行法定數字貨幣會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能提升對貨幣運行監控的效率、豐富貨幣政策手段。
據悉,央行數字貨幣主要用于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央行原行長周小川曾指出,研究數字貨幣,本質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