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幣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來自谷歌的工程師Charlie Lee創建了萊特幣,并把成為“
比特幣黃金”當作目標。
2009年,Satoshi Nakamoto 推出了比特幣,這是世界上最出名的
加密貨幣。其代碼是開源的,這意味著它可以被任何人修改并自由地用于其他項目,萊特幣就在此基礎上誕生,并同樣是采用UTXO模型。
雖然萊特幣和比特幣最初都基于相同的代碼,但事實上傳輸記錄在完全獨立的
區塊鏈上,這代表著它們是不同的加密貨幣。
萊特幣解決了比特幣傳輸速度慢的問題,它將交易確認時間縮短至2.5分鐘,而之前比特幣需要10分鐘。
其次是幣的總量問題,萊特幣把總量上限設置為8400萬,較比特幣提升了4倍。萊特幣使用Scrypt算法作為核心算法,相比比特幣的SHA-256算法,它犧牲了處理能力,但更簡單一些,支持高速訪問內存,同時降低了挖礦成本。
萊特幣還率先支持了隔離驗證以及閃電網絡等新技術和特性,并且在產業里證明了新技術靠譜、可行。
從表面來看,萊特幣與比特幣間差異不大,甚至在GitHub更新的代碼也很難看出差別。但實際上,萊特幣進行了諸多創新,還證明了尚未完全引進的技術的成功性。這讓它快速進入主流加密貨幣行列,成為擁有大量用戶的投資選擇。
與之相關的區塊鏈設施涌現,例如礦池、錢包等等,區塊鏈瀏覽器也是其中之一。而近來的第二次減半,也再次從通縮方面增強了萊特幣的稀缺性,為后續萊特幣的增長做鋪墊。
在商業可行性層面上,OKLink選擇推出LTC瀏覽器的意圖已然不言而喻。畢竟萊特幣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和投資價值,表明其需求性高。而另一方面,萊特幣在加密貨幣歷史上的特殊意義,也暗示著OKLink推出LTC瀏覽器的必然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