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8日SAIF
金融論壇上,中國銀行原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表示,這幾年虛擬貨幣總是大起大落,暴跌暴漲。而虛擬貨幣之所以能生存和發展,李禮輝認為是具有經濟層面原因。第一:虛擬貨幣的生存土壤“去中心化”架構的公有鏈,本質上是屬于實行自規則的自組織,通過網絡共識的治理機制和發行虛擬貨幣的激勵機制,虛擬貨幣是參與者認可的等價物和支付工具。第二:虛擬貨幣的市場需求,虛擬貨幣交易可匿名,可跨界,既可擁有公有鏈社區,也可用于灰黑色交易,可能成為資金非法流動的工具和投機交易的工具。第三:虛擬貨幣的投機市場。
比特幣大賬戶把握在少數人手里,有人估算,40%的比特幣由1000個賬戶持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