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百科 查看內容
    • 1359
    • 0
    • 分享到

    區塊鏈技術顛覆性革命:但它衍生出的ICO卻問題重重

    2018-2-3 15:10

    來源: 赤道鏈

    區塊鏈技術是一次顛覆性革命:但它衍生出的ICO卻問題重重

    2017年,區塊鏈狂潮席卷全球,比特幣價格在年底暴漲至近2萬美元。而除了比特幣買賣和挖礦,ico發幣成了資本最火熱的戰場。在大多數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少部分人已經在這個市場里實現財務自由了。不過,ICO發幣究竟是顛覆性的革命還是資本圈錢的工具引起了廣泛的議論。

    虛擬加密貨幣去年的漲幅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話題。除了比特幣,市場上流行的例如萊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也都應聲上揚。以太幣從2017年7.94美元的價格到年內高點377.4美元翻了47倍,萊特幣從年初的4.32美元到年內高點42.33美元,只用了七個月的時間,瑞波幣更是在年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翻了15倍。整個虛擬加密貨幣市場在2017年因為大量資本的流入而變得高度繁榮。

    區塊鏈技術是一次顛覆性革命:但它衍生出的ICO卻問題重重

    普華永道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底,當年產生430個ICO項目,共募集46億美元。而在2013年,ICO項目僅有2個。

    暴漲的數字貨幣價格刺激了許多投資者的腎上腺,隨著財富效應的吸引,幣圈成為投資新寵。2017年國內幣圈最火熱的時候,每個玩家通常都加入了幾十上百個微信群,一有新項目每個人都躍躍欲試。梭哈“All in”的玩法放在ICO項目上更顯刺激,玩家們見到或聽到如“95后一年賺了1個億”、“92年小姑娘賺了1800萬后曬辭職信”或“5000塊賺到1000萬”這樣的消息后,便更加底氣十足。

    有意思的是,在這場完全不同于王者榮耀的游戲中,“90后”成了撥動所有人神經的詞語。同樣的90后看到自己的同齡人輕而易舉地實現財務自由,90前心有不平自己沒趕上好時候,但所有人都想縮小差距。在全球ICO融資額第14、中國第二的波場幣(Tron)的一個官方微信群里,群成員的年齡構成中,80后和90后獨挑大梁。雖然這個樣本太過渺小,信息也不一定全部真實,但也可以從側面窺測到80后和90后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和社會財富再分配的渴望。

    區塊鏈技術是一次顛覆性革命:但它衍生出的ICO卻問題重重

    在這個浮躁的氛圍下,時間不等人,大家生怕再錯過一個能讓自己翻身的項目。往往就是一有新項目,什么都不看,搶先機“All in”最重要。

    或許這樣才導致了“比特幣首富”李笑來敢發沒有白皮書的幣,項目方甚至直白地表示“不提供那個,即使提供了也沒多少人看得懂,甚至沒幾個人看的東西”。

    李笑來創立EOS的區塊鏈項目,僅用了五天就在ICO平臺上融到1.85億美元。2017年7月2日,這一項目在交易市場市值沖到50億美元,被稱為“價值50億美元的空氣”。隨后大佬們頻頻為ICO站臺,沒有人在意項目本身是做什么,看團隊和站臺的人大致靠譜,就跑步進場了。

    不僅如此,ICO的低門檻也催化了這場狂歡。網上隨處可以找到ICO發幣教程,不需要懂英文,不需要懂代碼,只要復制黏貼模版,任何人都可以用幾分鐘在以太坊上發一個ICO。當然,如果想要進階,將項目包裝得更好,淘寶上也多的是此類服務。

    然而市場上充斥這些劣質幣注定導致ICO市場的風險激增。安永發布的最新調研報告稱,由于ICO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很多ICO項目不僅低質量,有的還存在基本的編碼錯誤。未向投資者披露的隱含條款,直接導致代幣市值被稀釋。

    這些漏洞也更易于黑客的侵入,報告顯示,2015-2017年發起的372個ICO項目總募集資金達37億美元,相當于同期風險投資的兩倍,但其中約4億美元的資金不翼而飛。

    除了黑客的盜取,更有一些本身目的是圈錢的團隊,在籌得巨額資金后連夜消失,而最后為風險買單的還是投資者。

    各國監管因此變得謹慎起來,去年9月開始,中國、韓國明確禁止ICO發行,11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警告公開支持ICO的投資人,并要求知名投資人要在社交媒體上披露其在ICO項目的投資收益。

    然而,監管并沒有阻止投機者的腳步,ICO的盛宴反而更加瘋狂地向沒有監管的地方轉移。從比特幣2017年底的暴漲就可以看出一二。

    比特幣從2017年初不到1000美元的價格,到年底逼近2萬美元的高位。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都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虛擬加密貨幣,比特幣一年20倍的漲幅并不意味著ICO發的幣也可以這么值錢。

    區塊鏈技術是一次顛覆性革命:但它衍生出的ICO卻問題重重

    如果從貨幣學的角度看虛擬加密貨幣,比特幣就相當于虛擬加密貨幣世界里的黃金。黃金在眾多元素中可以作為貨幣或者價值體現,源于人們對黃金擁有的普遍信任,而比特幣也是這樣,在一定的范圍里有足夠多的人對它有普遍信任,因而在這個范圍中具備成為一般等價物的條件。二者不同之處之一在于黃金有實物而比特幣沒有。而ICO相當于其他國家貨幣,不同幣種之間存在匯率,但都與黃金掛鉤。不同的是,虛擬加密貨幣的發行量一般都是固定的,可以無限分割。

    正是因為人們對比特幣特有的共同信任和總額度不變這兩個因素,使比特幣的價值充滿想象。相反,其他ICO發幣的種類是可以無限多的,不具備稀缺性就使得沒有真正用途的幣種最終變成垃圾幣。

    中本聰設計比特幣時,旨在“去中心化”,比特幣的交易因此是“基于密碼學原理而不基于信用”的點對點系統。

    然而,將銀行、央行、政府都被排除在系統之外后,整個體系是否真的可以“去中心化”?且不說各國政府對虛擬加密貨幣的監管,即使系統本身,似乎也很難完全“去中心”。

    以PressOne為例,據報道,PressOne將發售220億枚幣,而李笑來自己持有120億枚。坐莊在ICO中十分普遍,幾乎每一個發ICO的創始人或團隊都會自持30%-50%的幣。根據被廣泛接受的阿根廷研究員塞爾吉奧-德米安-勒納(Sergio Demian Lerner)的估計,中本聰擁有98萬枚比特幣,相當于比特幣數量上限2100萬枚的近4.7%。

    如果將虛擬加密貨幣看作各國主權貨幣,那莊家在這個體系中就行使了部分央行的職責——結果便是,“中心”仍然存在。

    毋庸置疑的是,區塊鏈技術是一次顛覆性革命,但它衍生出的ICO卻問題重重:ICO發幣門檻過低,沒有良好的機制去偽存真,對項目種類和數量毫無約束,對莊家沒有“去中心化”的機制,還有黑客帶來的風險。在這場零和博弈中,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能賺錢,但最終獲利的只有少數。而如今淪為資本游戲的ICO市場,是否與中本聰當初設計的點對點交易系統這個顛覆性的技術相去甚遠了?

    2018年第一個月過去了,目前看來,虛擬貨幣沒有繼續去年12月的高歌猛進,甚至也不及區塊鏈的熱度,而是全線下跌。比特幣2月2日最新報價8851美元(數據來源:CoinMarketCap),繼去年11月26日大跌之后第一次跌破9000美元這個關鍵點。1月16日比特幣經歷單日跌幅18%,成為三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比特幣期貨近月合約也跌至9000以下,在8700美元徘徊。甚至不僅比特幣,市值排名前十的虛擬貨幣全軍覆沒,跌幅多為兩位數。

    區塊鏈技術是一次顛覆性革命:但它衍生出的ICO卻問題重重

    數據來源:CoinMarketCap

    市場調研公司DataTrek Research聯合創始人Nick Colas稱,比特幣的谷歌搜索量銳減,從谷歌的關鍵詞搜索量降低來看,散戶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興趣“減少了不止一點”。

    虛擬貨幣價格集體下跌與全球范圍內出現的盜竊、利用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和隨之而來的多國政府打出“組合拳”紛紛表態將以不同形式加強監管有關。

    1月下旬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承諾將會考慮限制比特幣,因為它們可以被犯罪分子使用。IMF總裁拉加德表達了類似的擔憂:“比特幣所擁有的匿名性、缺少透明度、以及它保護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的事實,是不可接受的。”

    美國證監會1月30日禁止了一起被指控存在欺詐行為的ICO交易:總部位于達拉斯的AriseBank存在欺詐行為,就其與一家聯邦保險的銀行的關系誤導投資者,據稱這一ICO交易已經籌資6億美元。美國證監會已經凍結了這家銀行的資產,這是迄今SEC采取的最為嚴格的介入措施。

    從1月30日開始,韓國實施虛擬貨幣實名制交易,現有虛擬賬戶一律停用,并且根據有關規定,外國投資者、未成年人、企業法人即使通過實名認證也無法從事虛擬貨幣交易。與此同時,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表示正在制定監管加密貨幣交易的規則,以保護投資者、降低欺詐風險。確切的監管規定預計今年年內發布。

    不僅各國政府開始采取行動,全球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1月30日宣布全面禁止和加密貨幣相關聯的所有廣告,具體來說是禁止“對具有誤導和欺騙性質的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進行推廣,如二元期權、初始數字貨幣發行和加密貨幣等”,但不排除后期進行篩選和分辨之后不“一刀切”;谷歌也開始針對惡意加密貨幣廣告進行打擊。實際上,谷歌監測出很多不良行為者,“通過廣告利用不知情的用戶電腦的閑置計算能力,惡意挖掘加密貨幣”。

    合法合規是虛擬貨幣規范化道路上重要的一步,也是希望蹭熱度投機的韭菜們割肉離場的時候。迫于近期趨于嚴格的監管壓力,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日子并不好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