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一直處于強監管的態勢,但2014年,在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的倡導下,央行已經開始研發
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
在Facebook推出Libra時,央行數字
金融研究平臺同時成立。目前,中央銀行已得到國務院的正式批準,正在組織市場機構進行央行數字貨幣研發。
7月8日,在數字金融開放研究計劃啟動儀式上,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央行貨幣的數字化有助于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
王信稱,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成為一種計息資產,滿足持有者對安全資產的儲備需求,也可成為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此外,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可成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央行可通過調整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影響銀行貸款利率,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
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中證登總經理姚前曾發文稱,在技術架構上,央行數字貨幣體系可分為兩類:一元體系和二元體系。
一元體系是指中央銀行以類似于超級支付寶的方式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
但世界大多數中央銀行并不認可這一方式,不愿意直接向公眾提供央行數字貨幣服務,而是希望復用傳統金融體系,與金融機構合作,將中央銀行置于后端,前端的服務則交由金融機構提供。
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的二元體系即是這一思路,國際上稱之為雙重架構,這一思路正逐漸形成各國的共識。
無論是一元體系還是二元體系,都是數字貨幣在金融體系內展開的思路,現在比較熱的穩定代幣,尤其是錨定法幣的數字穩定代幣,則是在傳統金融體系之外,以增量的方式展開。
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孟巖告訴鋅鏈接,CBDC最關鍵的問題有兩個:首先,央行數字貨幣在哪里?在錢包里,還是在賬戶里?
第二,如果有數字貨幣賬戶,賬戶在誰那里?是央行,還是商業銀行?如果商業銀行可以開設數字貨幣賬戶,是否有權創造數字貨幣信用?如果商業銀行有權創造數字貨幣信用,央行該如何管理?
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曾在2018年發文指出,央行數字貨幣可采用雙層投放體系,是在遵循傳統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二元模式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
雙層體系指數字貨幣錢包、賬戶二級發行體系。
孟巖向記者介紹,央行數字貨幣錢包里的數字貨幣相當于現金,由央行發行;而央行數字貨幣賬戶里的數字貨幣只是一個數字,只要滿足提取需求就可以,背后未必需要足額準備。
目前,中國CBDC的很多細節還未確定。比如,個人可不可以在央行開數字貨幣賬戶,還是在商業銀行開數字貨幣賬戶,由其代個人運行CBDC業務?如果個人直接在央行開設數字貨幣賬戶,商業銀行的必要性將被大大削弱,會導致狹義銀行的后果。
孟巖告訴鋅鏈接:“二級體系至少給商業銀行開設數字貨幣賬戶留了一個活口,保護現有銀行體系,減少利益沖擊。”
他認為,CBDC的價值有三點:
第一,對金融業務降本增效,包括票據交易、
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跨行調款、保理業務等。
第二,CBDC具有可編程能力,可寫入智能合約,對于精準扶貧、社保數字報銷等定向流動的資金提供便利。
第三,第三,為央行提供一種新的貨幣管理工具。
在落地中,CBDC還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例如,放在錢包里的央行數字貨幣是無息資產,以電子化形式存在,與商業銀行存款等價,而后者是計息資產,會產生套利風險。再例如,數字貨幣的隱私保護的規范還未建立。
正如高盛CEO所羅門此前所說,支付系統的未來必然依賴于
區塊鏈,全球支付系統正朝著穩定幣方向發展。
當前最重要的是,一些有意愿推出CBDC的央行,能夠設計出一套可行、安全的數字貨幣方案,實現落地,同時能夠推出完善的法律法規,維護金融穩定運行,保護投資者利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