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
區塊鏈安全報告》顯示,報告期間,區塊鏈自身機制安全、生態安全和使用者安全三個方面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為12.5億、14.2億和0.56億美元,共計高達27億美元。安全性成為區塊鏈系統當前發展的核心訴求和競爭力。作為業內領先的代表性主鏈,迅雷鏈提前關注到了區塊鏈領域的安全威脅,并在系統架構中設置了全套應對手段。
來鑫在演講中介紹,迅雷鏈生態分為5個層次:應用層、合約層、共識層、數據層、網絡層。在各層安全方案的運行過程中,都有可追溯和配套的管理系統輔助。
在應用層,迅雷鏈支持硬件級安全方案,包括加密芯片、基于TEE的私鑰保護等;在合約層,在合約發布時進行嚴格審查,某合約出現安全威脅時快速撤離,不影響其他合約業務,并備有應急處理預案;在共識層,迅雷鏈使用DPOA+PBFT算法,定期從候選池里選出優質節點,節點間通過PBFT生成區塊;在數據層,進行節點分層管理、數據分層管理,針對違規賬戶進行凍結、解凍等管理措施;在網絡層,提供網絡安全、防火墻配置等服務,并支持SM2、3、4國密算法。
可以看到,作為國內性能最強、落地應用最多的底層
區塊鏈技術平臺,迅雷鏈已經搭建起一整套滿足區塊鏈自身機制的安全架構。這一成績源于迅雷鏈在技術上的持續積累和突破,此前,迅雷鏈在安全技術上的成績也已多次獲得認可。
今年4月,迅雷鏈獲得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認證三級,這是國內對非銀行機構的最高級別安全認證。此外,信通院發布的行業權威標準《可信區塊鏈:區塊鏈安全評價指標》,迅雷鏈也是起草者之一。
包含安全性在內的技術實力,讓迅雷鏈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希望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自身業務場景的機構和企業。目前迅雷鏈上的應用覆蓋十幾個領域,包含出行、版權、食品、
公益等,已經為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南方新媒體、壹基金、量子云碼等知名政企機構提供專業的區塊鏈技術方案。
來鑫強調,“安全是個跟惡意用戶博弈、攻防的過程,沒有最安全,只有不斷地追求極致和快速更新升級,迅雷鏈愿意跟社會的白帽子以及安全專家一起共建安全的網絡環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