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區塊鏈賦能實體產業才是
區塊鏈技術實現真正價值的方式幾乎已成共識,但在當下的行業發展階段,如何找到能夠真正大規模落地區塊鏈技術并真正產生價值的場景是難中之難。葉廣濤對金色財經表示,依托億利集團 30 年的綠色經濟經驗,TREELION 在用區塊鏈賦能綠色實體經濟方面有先天優勢。
今年 5 月 24 日,TREELION 全球品牌正式發布,并公布了綠色生態基金 TREELION 基金會,由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任指導委員會主席,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任 TREELION 基金會指導委員會聯席主席。
據公開資料顯示,億利集團(ELION)創立于 1988 年,是中國生態環境治理領軍企業和聯合國認定的全球治沙領導者企業 ,長期致力于從沙漠到城市的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文化公園建設運營,主營業務為“潔能環保”和“生態服務”。經聯合國環境署評估認定,億利集團 30 年累計創造生態財富 5000 多億元。
“當下綠色實體經濟發展痛點有四大方面:體系復雜且標準不一、綠色資產存量達但流動低、社會資金投入少、缺乏可持續性商業模式。TREELION 將基于區塊鏈技術,依托億利集團技術經驗與五大沙漠數據庫的大數據優勢,改造現有綠色經濟產業鏈。”
正是看清了綠色實體經濟行業的現狀,葉廣濤深切地覺得,區塊鏈技術能夠讓數字經濟打破地域的壁壘,利用區塊鏈把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可認證的公開透明可追溯的經濟模式,突破地域的限制,人人參與,合力共創綠色經濟。
葉廣濤表示,生態環境建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直以來是人類永恒的生存話題,“TREELION 以荒漠化防控和生態保護為切入點,以綠色生態、綠色資產、綠色數據、綠色合作為四大戰略方向,重點聚焦解決土地、大氣、土、水和生物污染治理問題,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那么,在治沙、防沙、固沙這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建設好之后,如何才能轉化為實體經濟效益呢?這時,區塊鏈本身的應有的價值即可彰顯,“荒漠化治理好了,土地從沙漠變成了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產業,我們把這部分的成果放到區塊鏈上,將其 blockchain 化,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不可篡改和協同共識特性,最終可創造的生態價值極為客觀。”葉廣濤向記者表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