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6日晚,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就Facebook的數字
加密貨幣Libra舉行聽證會。Facebook Libra項目負責人大衛·馬庫斯出席聽證會并就相關問題進行解答。本文對本場聽證會進行四個維度的透視,關于技術、支付場景競爭、普惠
金融以及加密貨幣背后的一些迷惑,文章將全視角解讀。
第一,Libra積極與各國監管部門合作,技術方面的問題仍未解決。積極配合監管,是馬庫斯證詞最核心的部分,包括Facebook子公司Calibra已經在美國申請了州貨幣轉賬許可證,Libra在美國FinCEN(金融犯罪執法網絡)管理下進行了注冊,以及選擇瑞士為注冊地是因為其擁有更好的國際金融優勢等。并表示,在獲得適當批準前,Facebook不會貿然推出數字加密貨幣。目前,Libra在配合監管進行反洗錢等方面,仍存在尚未解決的問題。在監管框架下,Libra高效率、低成本的結算優勢將被限制和削弱。目前支付體系的成本和效率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監管引起的。例如,一筆國際匯款必須經過事前、事中、事后反洗錢,相應增加業務處理的成本和時間。一旦Libra納入監管體系后,它的效率和成本的優勢將會大大降低,其在滿足合規要求上的經驗缺失以及技術路線與監管規定一些矛盾之處將會被放大。
第二,Libra未來將打造覆蓋全球的支付場景,可能對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和平等性造成負面影響。馬庫斯在證詞中提到,“9000萬中小型企業中的許多企業通過Facebook平臺,與Facebook的眾多用戶進行更直接的交易。”Libra的推廣使用,將數量巨大的用戶數量和商家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屬于Facebook的“社區”,即在社區內,使用Libra作為流動貨幣可以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人們不再需要其他貨幣在社區外進行消費。隨著社區的不斷發展,可能會出現兩個問題:其一,Libra白皮書提到的激勵計劃可能會擾亂市場競爭的公平性。為了吸引商戶進入和客戶使用,Libra白皮書提出了類似補貼形式的激勵計劃,補貼會通過產業鏈傳導到社區外的整個實體經濟,對整個市場的公平競爭產生不利影響。其二,社區內商戶的進出審核會影響市場競爭的平等性。隨著社會規模的擴大,社區對商戶的吸引力不斷加強,社區能否實現商戶的自由進出?新進入商戶能否享受與前期商戶共享相同的競爭平臺?Facebook對進入平臺的商戶的審核標準是否統一?這些都是影響社區內競爭平等性的關鍵問題。
第三,發力普惠金融領域,中小國家或成為Libra發展的突破點。即使馬庫斯在聽證會中反復強調,Libra無意與任何主權貨幣競爭,或進入貨幣政策領域,但Libra超主權貨幣的定位和去中心化的技術特點已經引起了諸如美聯儲、歐央行等大國央行的注意和警惕。與大國監管部門取得共識,在發達經濟體推廣將是Libra被世界主流市場接受的必由之路,但現階段,聚焦經濟、金融欠發達的中小經濟體可能是Libra尋求突破的重要發力點,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原因有三:其一,商業信用足夠支撐。Facebook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不少國家的國民資產(還不包括參與Libra協會盟友公司的市值),其債券信用
評級也超過了不少主權債評級,Libra的發行具有相對較好的信用支持。其二,監管政策較松。中小經濟體監管較為寬松(如南美巴拿馬等國),監管經驗欠缺,Libra容易被這些國家所接受。其三,受當地商業銀行系統干擾較少。中小經濟體現代金融體系不發達,銀行體系較為薄弱,Facebook可以利用幫助中小經濟體建設金融基礎設施的機會推廣Libra的使用,在此過程會較少受到來自商業銀行系統的干擾,有助于培養區域性客戶使用粘性。
第四,Libra聽證會的最終結果,將會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沖擊。Libra的推出和普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Libra將其底層的
區塊鏈技術又一次被推向輿論的中心。以
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本身并不具備價值,其價格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其本身及其背后
區塊鏈技術未來發展前景的預期。Libra聽證會的結果,代表了美國監管部門,甚至各國監管部門對區塊鏈的態度,會左右國際資本和投資者的預期,必然會對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劇烈影響。
文/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郝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