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多數業內專家認為,無論Libra猛一看起來多像貨幣,但其終究難以突破主權,更無法解決信用問題,其背后潛在的洗錢、非法交易、恐怖融資等風險,也是其繞不開的問題。
“Libra要成為一種貨幣還要走很遠的路。”國家
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日前在“移動支付創新服務產業升級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表示,他認為,貨幣是一個國家的主權,而大國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對貨幣主權的控制。
“Libra掛鉤一籃子法幣,似乎解決了價格波動較大的問題,但是仍無法改變其不是貨幣的本質。”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認為,一個核心問題是,Libra目前仍然沒有國家信用支撐、沒有中央調節機制,其幣值如何保持穩定值得懷疑。Libra儲備資產畢竟不是國家直接發行的負債,因此,Libra如何根據交易需求調控幣值波動以及維持可信度,都無法與國家本位幣相提并論。
有人提出,Libra看起來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推出的特別提款權(SDR)。但實際上,不同之處在于,SDR與主要國際貨幣掛鉤得到了各國的肯定和參與,而Libra如果僅以臉書及其他
聯盟代表的用戶作為基礎,恐怕難以在全世界范圍內順暢地流通。更何況,SDR至今僅是政府間一種補充性質的官方儲備資產,也尚未成為廣泛流通使用的貨幣。
還有人認為,Libra似乎與港幣相似,可以看作是盯住固定匯率的開放經濟體貨幣。在盛松成看來,這只是表面現象。為維持這一制度,不僅需要足額美元支持,還需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
香港美元資產歷年來維持在基礎貨幣的110%左右,2019年5月,香港的外匯儲備是基礎貨幣的2倍還多。
“香港聯系匯率制經受住了數次危機考驗,從運行機制上看,得益于香港商品價格調整較靈活、銀行業穩健、政府財政管理審慎以及外匯儲備充足。”盛松成表示,有了這些條件,還需要香港金管局不斷干預市場、給予市場信心。如果Libra應用環境不具備這些經濟金融基礎、制度和調控手段,能否維持Libra價值穩定、抵御投機沖擊,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更何況近年來,
比特幣等
加密貨幣由于其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性,成為了洗錢、毒品等非法交易的主要工具。不法分子可以借此避開監管機構,監管機構也無法通過傳統的資金交易記錄來追查資金來源與去向,這使得傳統監管手段失靈。這是此前我國進行嚴格監管的主要原因,也是當前各方對Libra的另一層擔憂。
在比特幣、Libra之后,是否還會有下一個?在業內專家看來,數字加密貨幣或許代表了一種趨勢,未來,更為全球化的
數字貨幣可能會繼續出現。
“Libra 不會曇花一現。”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唐建偉認為,雖然面臨一些挑戰,但其代表數字貨幣的發展趨勢,甚至可能真正發展成一種超主權的強勢貨幣,成為全球貨幣體系改革的一種可行方案。即使Libra被監管叫停,也并不代表其就此失敗了。未來肯定會有其他機構或組織按照這一思路繼續嘗試下去的,推出超主權數字貨幣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周小川也表示,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加國際化、全球化的一種貨幣,是一種強勢的貨幣,導致主要貨幣和它產生兌換關系。這個東西并不一定是Libra,但從最近幾年的趨勢看,會有不少機構和人員試圖建立一種更有利于全球化的貨幣。
如果一種更為強勢的、全球化的貨幣建立,周小川認為,屆時就會出現強勢貨幣侵蝕弱勢貨幣的問題。他介紹,目前的強勢貨幣是美元,強幣侵蝕弱幣是美元侵蝕其他貨幣的過程。未來零售購物、資產交易都可以直接用美元,也會導致資本流動。資本流動不僅取決于投資機會、利差,還會因為尋找安全感出現由弱勢貨幣國流向強勢貨幣國的情況,特別是有危機、有波動的時候。
周小川表示,過去,全球出現的美元化進程,就是美元對弱勢貨幣國的侵蝕。從弱勢貨幣國來看,因為宏觀調控不好、通貨膨脹太高,就容易出現美元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津巴布韋,津巴布韋廢除了本幣,最后全部采用的是美元和其他貨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