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貨幣的一種實現,從
金融學的邏輯來講這件事情沒有什么特別的,學過金融的人一看就知道,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用新的技術實現它,它可能產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這個項目將來能不能成功,其實最關鍵的不是在于它的技術挑戰,也不在于它的貨幣邏輯,而在于它將來能不能在全世界各個經濟體監管主體中取得認可,這是它核心的部分。
先看一看天秤幣是想干什么,它在白皮書里面寫得很清楚。第一個要發行一種全球通用的貨幣;第二個基于這樣的貨幣,搭建一個金融的基礎設施。
這并不新鮮。但是這次Facebook推出來這樣一個項目確實引人關注,關注的原因不在于貨幣邏輯的創新,而在于兩點。
第一個特點,支撐這個貨幣的賬本是一本全新的賬本,即算法型賬本,業界尚未有這樣的叫法,胡捷教授將
比特幣這一類型基于算法支撐的賬本均稱之為算法型賬本,這是核心的技術特點。現代貨幣發行都要靠賬本,我們已經不再去印刷紙制的或者鑄造金屬的東西了。其實就是寫數字,寫數字一定要有依托的東西,就是賬本,賬本如何生成和管理,這就成為非常關鍵的要點。算法型賬本是比特幣示范的最核心價值。
第二個特點,這次Facebook推出天秤幣Libra有27億的潛在用戶。大家如果都在某一種程度上愿意貢獻客戶資源,對它的推廣來說,其影響是前無古人的。試想全世界70億人口,有27億已經在這個項目的潛在覆蓋范圍之內。試問,有什么樣的貨幣在推廣的層面上能夠獲得如此之大的資源支撐?
由于這個原因,我們對天秤幣Libra確實不得不另眼相看。大家回想一下微信錢包的推廣過程應該有所體會,一個做社交聊天的軟件,竟然變成支付工具,就發生在兩三年之間。其實很大的原因就是用戶的覆蓋率。因此怎么去強調27億用戶都是不為過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