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中國外匯管理改革與發展”研討會上,中國
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表示,“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加國際化、全球化的一種貨幣,是一種強勢的貨幣,導致主要貨幣和它產生兌換關系。這個東西并不一定是libra,但從最近幾年的趨勢看,會有不少機構和人員試圖建立一種更有利于全球化的貨幣。”
周小川表示,Libra在過去
加密貨幣的基礎上,至少做出了兩方面的改進:第一,它吸收了加密貨幣以往過于求成的教訓,能夠避免幣值的大幅波動和投機成分;第二,Libra瞄準了跨境領域的硬需求。
具體而言,第一個進步是避免了加密貨幣急于投機賺錢的弊端。人民銀行如果搞加密貨幣應該參考
香港的經驗,香港金管局發鈔可以是由其他機構發行(不一定是中央銀行)。但是每發多少的港幣都要準備100%備付證明書。
第二個進步是改善跨境支付的問題。 Libra在發達國家似乎優勢不大,而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更大一些。Libra抓住了過去跨境交易不方便的弱點,提出了自己的跨境方案。在發達國家之間,隨著swift的應用,跨境支付的問題并不顯著。但是對一些小型國際組織以及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匯款,尤其移民辦移民勞工的匯款辦理跨境支付確實存在交易費率較高的問題。
同時libra也存在反洗錢的問題,libra會不會成功現在不知道,但有了這個想法就會對現在的制度產生沖擊。以后也可能會出現新的全球化貨幣,在全球流通和使用。可能不是libra,Libra也可能會被更好的,更嚴格的,更有效率全球化貨幣取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