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場景,就是針對行業最大痛點,推出了區塊鏈的“數據共享”。
因為中國完整的征信體系一直未建立,現金貸曾產生了嚴重的多頭借貸問題。
這成為行業頑疾,雖然曾出現大量“數據共享”平臺,但因為數據摻沙、相互之間不夠信任等諸多問題,導致行業起色不大。
信任的機器區塊鏈,是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會有很多人失信欠錢不還,我們試圖共享失信人名單。”徐磊稱,他們試圖聯合多家現金貸平臺,共享數據。
而在區塊鏈試圖在其中解決的問題,就是數據保密。
“我們設計了一套嚴格的加密和密鑰交互流程,保證黑名單流轉過程中,只有數據提供方和數據查詢方可見。”徐磊稱。
但是,這個模式很性感,卻依然面臨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
雖然數據上傳后,能保證公平公正,但,如何讓這些平臺信任這個新的項目,并加入進來?
“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要花費大力氣說服
金融機構加入我們。”徐磊稱。
可見,項目在落地的過程中,還有漫長的市場教育和信任培育。
還有更大野心的玩家,他們試圖將區塊鏈和現有的模式相結合。
比如,DCC號稱要做一家“分布式銀行”。
所有的用戶都有一個ID,在這個金融體系中,所有的金融交易行為都會被記錄,譬如,申請貸款、支票貸款、還款、逾期貸款、收款、壞賬等等,這些,未來又會成為這個ID“信用評分”的一部分。
“未來,就可以做到真正的點對點,P2P借貸。”項目方稱。
“分布式銀行通過
token實現去中心化,是踐行區塊鏈最核心價值所在,這與中本聰的初衷越來越近。”項目方稱。
但是,這個模式在落地過程中,還存在諸多難點:早期的用戶怎么來?如果用戶上傳假的數據怎么辦?
“其實,現在來看,區塊鏈和金融的結合項目,愿景都很好,但尚未落地,未必能解決行業真正的痛點。”陳志業稱。
此外,還有部分現金貸平臺,試圖參與到
ico浪潮中。
他們可以無縫銜接嗎?
“其實沒那么簡單。”陳志業稱,不論是現金貸也好,區塊鏈也罷,現在都面臨監管問題,處在夾縫中。
“如果要做交易所和ICO,那就只能去國外。”陳志業稱。
這讓他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要么完全去國外,重新做一個項目,但就會和國內業務脫節;
要么在國內,和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但就不能ICO,也不能發幣。
但如果不能發幣,用戶的積極性又很難調動。
盡管困難重重,但他們野心勃勃。
追趕上區塊鏈風口,都是一群怎樣的人?
他們眼光獨到,嗅覺敏銳,且極為果敢。
“而進入,我們有錢有技術,真正懂金融。”陳志業稱,“未來,還是屬于我們的。”
(原標題:90%頭部現金貸公司布局區塊鏈,兩個風口可以無縫銜接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