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疫苗”項目是全省衛生健康領域利用
區塊鏈技術與疫苗和預防接種管理相融合的首次創新嘗試,也是禪城在探索區塊鏈技術應用過程中的第14個項目。
2017年6月,禪城區正式推出了“智信城市”計劃,成為全國首個探索區塊鏈政務應用的縣區。近年來,禪城除了在政務服務上陸續推出“零跑腿”“區塊鏈+社區矯正”等區塊鏈的創新應用成果,還不斷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公共服務上,在全國或者全省范圍內,率先探索各種“區塊鏈+”公共服務應用。
其中,禪城的理念是以痛點謀改革,以問題為導向,解決民生問題,例如在“區塊鏈+視力”公共服務項目中,禪城直面區域內兒童、青少年近視率越發嚴重的問題,利用區塊鏈熱點技術,幫助市民解決孩子視力下降的痛點;在“區塊鏈+共享社區”應用中,禪城直面現代社區人際關系冷漠這一痛點,利用區塊鏈、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打造“共享社區”,構建黨建服務新平臺,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禪城區作為信息化建設的先行區,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疫苗監管和市民打疫苗的痛點,做到更安全又更便民。
“區塊鏈+疫苗”項目的推出,一方面直面禪城區疫苗監管的痛點,對冷鏈實現24小時視頻監控,可跟蹤追溯疫苗生產、使用等全過程;另一方面,禪城利用該項目可為市民的疫苗接種提供預約、信息查詢等便利,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市民等候、跑腿等煩惱。
中關村區塊鏈產業
聯盟理事、
安徽大學客座教授夏柱海認為,區塊鏈技術通過采用分布式存儲、對等網絡、密碼學和共識機制等技術,能極大提高數據的安全性、保密性、不可篡改和可溯源性,能確保疫苗的防偽和溯源,用信息化為疫苗安全護航。禪城通過“區塊鏈+疫苗安全管理平臺”建設,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務,促進、規范了接種安全監控。同時,區塊存證具有的法律效應,將倒逼疫苗各環節、責任人自我規范,自律向好。
劉飛虎表示,該項目是禪城建設“智信城市”“健康禪城”中的關鍵一環,項目在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中有著創新意義。通過“區塊鏈+疫苗安全管理平臺”建設,可使政府、醫院、市民等社會各方獲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