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Odaily消息, 5月28日,以“技術創新與融合”為主題的
區塊鏈技術發展
論壇(GBF)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辦。 在“共識——數據上鏈的標準及挑戰”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中,復旦大學教授、
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斯雪明表示:
數據上鏈有三大優勢:
1. 大數據發展過程中數據共享一直是難點和痛點,數據上鏈有助于解決數據共享難以及透明度問題;
2. 一些容易產生糾紛的數據上鏈后,可以降低達成信任的成本;
3. 可以提高政府、企業效率,促進人民生活更加便利,例如政務數據上鏈。
區塊鏈實體經濟的應用很少,發展很不平衡。區塊鏈要發揮更好的作用,還是要與實體經濟結合。目前,區塊鏈發展出現問題,一是因為
區塊鏈技術本身,二是對技術的應用研究不夠,關于溯源等話題反復炒作,沒有創新; 區塊鏈技術本身要發展,要有新的技術和體制架構,要能在現實世界解決問題。不過,單純靠區塊鏈不夠,區塊鏈要與大數據、與計算等新興技術結合才能發揮作用。另外,區塊鏈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環,而不是唯一的解決途徑。
斯雪明認為,適用區塊鏈的場景有兩個:
1. 政府公共信用平臺,政務區塊鏈將政務數據上鏈,既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便利廣大公民的生活;
2. 交通領域數據上鏈(
聯盟鏈),可以實現數據共享、存證、溯源,保障交通出行安全。
數據上鏈面臨三大挑戰:
1. 數據的真實性,如何保證物理世界的數據真實性,這個問題不解決,錯上加錯;
2. 監管問題,政府部門強調鏈上數據要進行監管,如何有效監管,同時保證區塊鏈的發展?
3. 安全挑戰,區塊鏈對高價值數據的處理,面臨的挑戰要比其他系統更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