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
金融具有一種獨特能力,可以將一個輕量級、本地化的前端或接口層與全球流動性池和融資市場連接起來,將生活在世界的各方納入一個建立在公共基礎設施上擁有共同標準的單一流動性市場,并且沒有任何進入壁壘。運營和監管障礙可以通過將資金、資產、身份、合約置于一個通用的、可編程的技術范式(如分布式加密網絡)上來克服,任何人都可以構建一個接口,從資產組合中獲得收益,并允許用戶在交易平臺上交易資產。
如果期望證券化通證能夠獲得與
加密貨幣一樣流動性,首先要構建與證券化通證在相同層次上的
區塊鏈數字身份,并以此對證券化通證進行簽名,確認證券化通證歸屬以及交易行為。其次,數字身份要和證券化通證運行在同一個區塊鏈系統中,并且能夠通過智能合約進行互操作。第三,除了對證券化通證的管理,數字身份還必須與數字資產進行緊密捆綁,并將身份錢包作為數字資產的終端管理器,全面增強數字資產的可攜帶性。通過以數字身份替代賬戶體系的方式,用戶利用身份簽名能夠對多種數字資產特別是證券類通證的確權和交易管理,可以將自己的數字資產轉移至任何平臺實現跨平臺交易,而不是被鎖定在單一平臺之中,同時也可以對資產地址進行更有效的管理,這就最大限度釋放了數字資產的流動性。
在合規性上,數字身份需要借助區塊鏈的技術特性實現更高水準的KYC/AML認證,以此保證認證結果的真實性以及無法篡改,同時又可以被眾多機構普遍接受,確保任何一個合規的證券化通證都無法被非法持有人擁有和控制。
和現有的證券化通證平臺管理方式完全不同,未來全新交易平臺的數字資產必須完全由持有人控制,或按照一定規則的合約實施控制。交易平臺僅僅提供價格發現、撮合、流動性等基礎交易功能,而放棄對用戶數字資產的單獨控制和托管。
證券化通證的核心底層技術是智能合約,它可以將合規條款和所有權嵌入到數字資產中,并在不違反司法管轄區現有證券法規的情況下,對資產進行數字化轉移。這種方式可以降低資產對等轉移的成本和難度,并實現24/7的市場準入,還可以使與第三方(如托管方、經紀人和交易所)合作變得更容易,增加買方對資產的可操作性。基于目前區塊鏈發展和對全面流動性的期待,我們認為,依托于
以太坊采用ERC-1400的開源鑄幣協議在公鏈進行發行,后續通過合作兼容EOS/Stella/
btc等其他公鏈,將是一條可行的路徑。目前,ERC-1400增加了證券增發、投票表決、分紅除息、相關法律文件存儲等相關業務函數,比如配股增發、投票表決、分紅除息等復雜功能都可以通過在合約層定義層級來實現差異化。另外,ERC-1400支持通證池的拆分和組合功能,可以將不同期限和風險水平的債券或者其中的一部分按照自己的投資意愿組合成一個池。
無界限自由交易是加密金融最充滿潛力的地方。在以數字身份為支撐的加密金融框架下,全球將是一個自由交易的大市場,任何一個在合法數字身份控制下的證券化通證都可以在任何地區的平臺進行交易和互換,也可以在任意的合法數字身份之間進行點對點交易。在支付手段上,既可以選擇用法幣進行交易,也可以用穩定幣或受認可的加密貨幣進行交易。
任何客戶都可以注冊完全不被第三方控制、在區塊鏈網絡上永存的自主身份。客戶通過聲明身份詳細信息資料,并提交給權威的第三方KYC/AML機構進行認證,認證結果保存在數字身份標簽中,標明是否為合格投資人或聲譽等級。自主數字身份可以自由、靈活的登錄到各個證券化通證平臺,并不再需要重復填寫身份信息,而僅通過授權信息使用和傳遞聲譽等級,來使用平臺所提供的不同交易功能。各個國家/地區都可以便捷地建立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發行和二級交易平臺,接受數字身份登錄和通證化證券資產注入、交易、提取。
在這個過程中,自主數字身份將成為區塊鏈世界的入口,并以控制通證化資產為主要表現形式和功能,是現有
數字貨幣錢包的進化版本。結合錢包內資產互換的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自主數字身份,完成更多樣的交易。比如用數字貨幣、數字證券、數字資產抵押借貸等組合的方式,一站式、一鍵式購買大宗現實資產,比如房產、汽車等等,并能以數字產權的方式予以確權。
當整個市場具備了統一標準的證券化通證、自我主權的數字身份、靈活而創新的交易模式后,一個更具革命性的加密金融市場也將加速到來,我們相信距離這一天已不再遙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