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19日,由中國信息化百人會、
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和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9“數字化一帶一路”國際高峰
論壇在
浙江杭州舉行。來自相關部門的領導、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外企業、機構高管等圍繞數字化國際環境與產業機會、智能制造、新興技術與數據治理等一系列主題展開演講和對話。
中國萬向控股副董事長、萬向
區塊鏈董事長兼CEO肖風博士,亦受邀在論壇上做主題演講。肖風博士在演講中談了自己對區塊鏈和數字經濟之間的關系理解。他認為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數字化進程,而這不啻于人類社會的第二次大航海時代。區塊鏈在這次的大航海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下為肖風博士演講內容,整理自現場速記稿。
肖風博士
我過去五年一直從事區塊鏈方面的研究、投資和應用,所以我想從這個角度來談談我對區塊鏈和數字經濟之間的關系的理解。
三大技術加速了數字化進程
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數字化的進程,我把這個進程形容為“人類社會第二次大航海時代的來臨”。第一次大航海時代,人類社會擴大了自己的物理空間,如發現了美洲。第二次大航海,拓展的是人類社會的數字空間,我覺得這次“數字空間的地理大發現”的意義可能比第一次大航海還要偉大。要實現第二次大航海的發展,我覺得有三大技術在加速著數字化的進程,或者加速著這場大航海的進程。
第一個技術是互聯網,以及正在發展中的
物聯網技術。互聯網和物聯網第一次讓人類能夠非常方便、快速、實時且低成本地搜集到海量的數據。同時,
人工智能這個概念在近幾年得到了一次大爆發,這次大爆發是因為數據樣本足夠大以后,我們發現算法變得非常有用和有效,它使我們在搜集大量數據的基礎上,能夠低成本地去分析處理這些數據。那么,區塊鏈帶來的是什么呢?過去十年,
區塊鏈技術不斷地發展,使我們能夠用很低的成本去信任這些數據。因為區塊鏈從分布式賬本的角度或者分布式數據庫的角度,具備了數據一旦上鏈就不可篡改、不可撤銷的特點,使在鏈上的數據不需要用其它的信任機制,就能夠直接使用。
不管是從商業的角度還是從經濟的角度,當某些成本大幅度下降以后,商業模式會被改變,經濟模式其實也會被改變。以前很多做不了的東西其實是因為成本的問題。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這三大技術幫助我們在數據方面大幅地把成本降低了。因此,我們看見數字化的進程突然被加速。
不同階段,數字化進程的驅動力不同
2018年,習總書記提出了“數字經濟”的概念,1996年出版的一本書叫做《數字化生存》。數字化生存的基本狀態實際上就是“在線”,那么從在線的角度來看,這場數字化的過程,正在發生一些變化。
在消費互聯網階段,數字化生存的最主要狀態就是“流量”,你必須把人吸引到互聯網上來,才有可能在互聯網上促成很多的商業,才有可能搭建一個基于互聯網的經濟體。但是,我們發現從消費互聯網走向產業互聯網的時候,驅動數字化進展的因素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流量已經不再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而“數據”成了驅動數字化進程更重要的因素。如果將來物聯網成熟以后,我認為物聯網就是一個純粹的數據流動的網絡,可能和流量沒有什么關系,因為它的設備完全在線了。因此從在線的角度來說,人的在線,設備的在線,促成了從“流量”到“數據”的變化。
如果從商業的角度去看這種“在線”的狀況,我發現一個規律,就是在信息互聯網階段,不管是BAT還是現在新一代的互聯網公司,它們基礎的商業模式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搜集海量數據進行精準的客戶畫像,然后進行精準匹配。外賣是匹配,打車也是匹配,今日頭條也是一個精準的匹配,BAT就不用說了,社交也是一個精準的匹配。所以最后你會發現,在信息互聯網階段,所有的商業實踐,它的基礎商業模式是同一個。
但是進階到價值互聯網,即區塊鏈(我們通常把它叫做價值互聯網),你會發現它的商業模式可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因為它所基于的技術不一樣了。基于區塊鏈所構建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制度、信任機制;基于數字資產化,把數據進行資產化;基于博弈論的經濟學上的機制設計理論,構建了一套點對點的、去中介的、分布式的、智能化的商業,這些和信息互聯網階段就有非常大的在基層模式上的不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