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虛擬貨幣的泡沫破裂,區塊鏈開始關注更實在的應用。然而區塊鏈技術還不成熟,尚需發展。2018年8月10日,深圳開出了首張區塊鏈發票。小小的發票解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更高大上的應用呢?
從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首次就區塊鏈公開表態,到發布可信區塊鏈藍圖與區塊鏈服務平臺TBaaS(TencentBlockchain as a Service),到今年8月騰訊與深圳國稅局合作的全國首張“區塊鏈發票”落地……種種跡象已表明,騰訊正在通過
8月10日,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了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出票方、受票方、稅務局,都在區塊鏈上,大家都可確信票據的真實。這種發票一旦推廣,報銷人省得貼票、填單子;審查的財務人員也省心了。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標準所副所長何寶宏今日發文稱,在近期區塊鏈行業開始涼涼,實際上是打著區塊鏈旗號的幣圈涼涼了。而區塊鏈發票的新聞,是行業的一股清流。發票的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和區塊鏈化,從外部接口走向內部接口,是一種趨勢,能夠實現“讓發票多跑路,讓
8月10日,深圳國貿旋轉餐廳的員工開出了中國第一張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發票。這是騰訊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又一個場景落地,由FIT(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主導,提供底層技術和能力。其中,區塊鏈技術又使得電子發票具備了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