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究竟能給經濟發展帶來什么?哪些行業適合借力區塊鏈技術?河北又該如何發展區塊鏈產業?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從廊坊5·18經洽會一路跑到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區塊鏈產業高峰論壇
2018全球區塊鏈技術發展論壇“區塊鏈與社會治理”專場今日在貴陽舉行。論壇由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可信區塊鏈聯盟、人民網聯合主辦,以“共建、共智、共享”為主題。
目前,區塊鏈應用面臨的困境包括:技術性問題,比如 基礎鏈的性能局限、有限的隱私、缺乏正規的合約驗證、存儲的約束、不可持續的共識機制、缺乏管理和標準
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全球的爆炸性擴展和宣傳,各個國家各種團隊都在發行自己的代幣,上市交易所的幣種已經超過2000種,而每天都有不同的幣誕生。
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們經常預測和吹捧一些新奇創新。而正是由于這些聲音的支持,這些創新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運作方式。最好的例子之一便是互聯網。該技術在20世紀90年代徹底改變了人們溝通交流的方式,使得社會對互聯網公司的投資額激增。
我國區塊鏈技術持續創新,區塊鏈產業初步形成,但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發展同時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工信部將繼續推動區塊鏈核心基礎技術的研究,推動政產學研平臺的搭建,促進區塊鏈應用逐步落地,構建包含可信區塊鏈標準在內的標準體系的建設
塊鏈通過數學原理而非第三方中介來創造信任,可以降低系統的維護成本。跨主體:與流行的觀點認為區塊鏈將沖擊現有的商業邏輯和環境不同,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目前更適合落地于價值鏈長、溝通環節復雜、節點間存在博弈行為的場景,是對傳統信息技術的升級、對現有商業環
在貴陽召開的數博會上,京東金融研究院院長孟昭莉對區塊鏈技術“對癥”金融行業痛點進行剖析,分析了區塊鏈技術在不同金融領域的典型應用,以及目前的區塊鏈發展環境和未來區塊鏈應當被注意的問題。孟昭莉認為,相對于公有鏈,聯盟鏈技術更為成熟,而且聯盟鏈大多以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