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消息,紐約時報于今日發表了一篇題為《比特幣數字競賽的現實成本》的文章,稱比特幣通過消耗電力、出售電力、甚至主動在用電高峰期關閉電力來獲取電力現金,它們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在許多情況下,公眾付出了代價。 紐約時報稱其在美國發現了34家大型比特幣礦場,
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負責能源的首席助理主任 Costa Samaras 表示,如果加密行業要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成為我們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那就是以負責任的方式發展并最大限度地減少總排放量。當我們考慮數字資產時,它必須是氣候和能源對話。拜登政府正在制定政策建議以減少
和煤電廠相比,已經將碳排放減少了75%。這可能是個進步。然而,雖然該廠現在使用的是天然氣而不是煤炭,但它仍然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對于該廠污染排放和其他相關運營問題,當地居民和一些環保人士和組織都表示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