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了一個需要正本清源的時間點了。”楊東說,“至少應該成立一個區塊鏈學會。目前國內已經成立了好幾個區塊鏈專業委員會,我自己也剛當選為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區塊鏈專委會的常務委員。學者還是應該有一種使命感,真正為區塊鏈技術和行業的發展出一份力
區塊鏈熱的發燙,而作為互聯網巨頭“BATJ”的成員之一的騰訊區塊鏈團隊在外界看來卻十分低調,很多人都在關注它們到底在做些什么,研究到哪一步,有何獨特之處。蔡弋戈說,“騰訊從2015年立項開始研究區塊鏈技術,確定走自主研發的路線,一直專注于做深做透應用場景。”
一個是成本比較高。因為在計算機行業會有一個邊際效應,如果使用的人少,它的成本其實很高,前期的研發成本、公司的固定支出、后期的服務器費用,都需要越來越多的用戶來均攤成本。但是現在區塊鏈行業真正進來的人是有限的,在成本上就會限制到一些區塊鏈公司的發展
塊鏈技術會帶來影響整個社會生活的應用革命,但目前區塊鏈技術遠未成熟,尚需至少10至20年的研究。而且,早期區塊鏈研究時的技術和后期的技術相差很大,區塊鏈技術落地之初的商業模式也與成熟之后的商業模型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