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正改變著人們經商的方式。有了區塊鏈技術,消費者已不再需要眾多重要服務中的中間商,同時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不過,它是安全的嗎?更明確地說,基于區塊鏈的技術能提供信任和保密性,從而確保記錄是私人、未經修改的嗎?
據中國廣播網消息,4月23日,公安部經偵局局長王志廣在2018年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上表示,2017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非法集資案件8600余起,發案數呈現高位運行態勢。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如遇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投資
4月23日消息,今日,處置非法集資部級聯席會議在銀保監會召開,來自央行、證監會、最高人民法院等11個部委的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來自央行的信息顯示,央行對涉嫌非法集資的“虛擬貨幣”相關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針對涉嫌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活動的代幣發行和比特幣等虛擬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說:“隨著數字貨幣受到熱捧,很多互聯網金融平臺打著區塊鏈、虛擬貨幣的旗號經營,去年就出現過有著400多種名目的傳銷幣。還有一些平臺利用高收益進行虛假宣傳開展業務。”吳震認為,區塊鏈要想成功,有四個必要條件:必須
據Prtimes消息,以證券公司為主的35家日本大型企業將成立“證券聯盟”(証券コンソーシアム),該聯盟的目的之一便是探討分布式記賬技術、人體識別以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在金融設施中的具體活用。該聯盟稱,分布式記賬技術雖然是以虛擬貨幣的為基礎,但不僅限于此,將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最近一次講話明確提出:開展對各類虛擬貨幣的整頓清理。幣圈和鏈圈普遍解讀認為,這是為將要發行的央行數字貨幣“清場”。但整體分析這次講話內容及央行今年以來的表態,我們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并不是為“擠出”區塊鏈產業而設計和研發的,各類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正在研究如何發揮數字貨幣的正能量,讓它更好的服務于實體經濟。如果說區塊鏈應用的1.0階段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2.0是應用在金融行業的話,那么3.0階段將是為實體經濟服務。4月1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正
4月10日,淘寶網發布《淘寶禁售商品管理規范》關于虛擬貨幣類商品規則解讀變更公示通知。在變更前,淘寶網僅對“比特幣、萊特幣等互聯網虛擬幣以及相關商品”進行禁售;變更后,禁售范圍擴大到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生成的虛擬貨幣等數字化產品及衍生服務”。
愛爾蘭財政部已經提議成立新的區塊鏈工作組,幫助實現政府機構間綜合監管。新報告“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提到,工作組旨在幫助圍繞加密貨幣采取協調一致的規則,監控區塊鏈技術進展,解決消費者、產業、歐盟和全球政府提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