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全國碳市場啟動之初,這一通過市場機制匹配供給和需求、實現均衡價格的模式就被各方寄予厚望。所謂碳市場,就是給碳排放制定一個價格(即碳價),把企業技術改造、綠色金融、社會消費等隱形的減排成本“放在了臺面之上”
3月4日消息,在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及分行營管部指導下,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協助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點點”碳中和平臺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通過數幣支付購買碳信用(CCER),抵消自身會議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量,實現了當次會議活動的碳中和。
在綠色金融場景中,進行綠色資產上鏈的商家可以憑借更好的數據可信度和所持有的綠證獲得融資、評級、碳資產開發等金融科技服務。如此,區塊鏈通過打通綠證的生產和使用場景,建立自我激勵的綠色經濟生態閉環,幫助綠證內在價值盡早在日常商業
氣候專家認為:區塊鏈在清潔能源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夠幫助業主出售電力,允許企業進行碳信用額度交易,并使政府更容易追蹤溫室氣體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