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Staking是PoS共識機制下特有的動作。在PoS(Proof of Stake)的共識機制下,節點需要負責打包交易信息、維護網絡運行、參與社區治理。作為獎勵,節點可以獲得系統增發的
token。
“Stake”本身有多種含義,可以指股票,可以指支柱,也有“菠菜”中押注的含義。而“Staking”則是一個動作,具體到
區塊鏈領域,多是指通過自己的權益證明(Token),如投票或者是單純鎖倉,來獲取收益或分紅的行為。
生活中類似Staking的行為其實也很常見,比如我們通過持有股票獲得定期分紅,就是很典型的Staking。現實世界中,通過自己的權益(投票權)換取收益其實也很常見,比如美國各地選議員,盡管議員候選人不能直接承諾給投票者金錢回報,這在絕大地方都構成賄選,但當選者在當選之后通過施政給大家帶來更好的生活,本質上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回報。
PoS共識機制最早是由Sunny King在2012年提出,并且實踐到了點點幣上,這個幣也一度是上一輪牛熊周期里的一個熱門幣,但到今天已經基本退出了市場。
在我們看來,Staking開始流行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區塊鏈已經開始進入應用時代,
區塊鏈應用對底層區塊鏈平臺的性能要求更高了。在這種背景下,犧牲一定去中心化程度的DPos共識機制,由于能帶來性能的大幅提升,開始受到市場的認可。目前我們可以看到,能夠真正去支撐DApp的幾個主網,都是采用了DPos機制。
另一方面,去年春夏之交發生在EOS生態上的轟轟烈烈的節點競選大戰,也成功地給全行業做了科普。
關于未來的趨勢,其實很難講。PoS和PoW作為兩個區別比較大的線路,在社區里一直有很大的爭論,這種爭論在未來一定會長期存在。我們認為PoS以及基于PoS的各種升級,如EOS使用的DPos或者Algorand使用的BA協議,在未來肯定會是比較主流的共識機制之一。但PoW也一樣會持續發展。
從歷史的長度來看,目前還很難判斷究竟哪種共識機制更好,也可能多年后會出來一種新的共識機制,把PoW、PoS都顛覆掉。盡管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我們認為所有的這些嘗試都是偉大的、有價值的探索。這些探索會推動著區塊鏈世界、甚至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進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