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區塊鏈媒體群
嘉賓:全民鏈創始人鄭宇
1.問:聊聊你們如何做區塊鏈電商?
鄭宇:區塊鏈行業跟傳統實體行業對接,意向都很多,談的也很好,但是實操起來的確有相當大的難度,因此,我們從2015年就開始與各種大中型企業探索區塊鏈的商業應用,可以說幾乎踩過所有坑。不過,我們現在可以很自信地說,我們活下來了,現在我們能解決很多公司的實際問題了,這不是因為我們把區塊鏈做到了什么高度,而是我們把技術落地降低到了一個大眾可接受的程度,“降低維度”是我們在實操過程中學到的最重要的知識。
首先,「去中心化」這個詞面對所有企業,提都不要提,(因為)沒人信。其實也做不到,[去中心化]夸張點說是個典型的偽需求。那么我們講「分布式」和「共享」就好。顯然,我們擺脫不了「中心」,所有人每天都在一個又一個「中心」里消費,工作,生活,接受服務……所以只要有公司運營的鏈,就是中心化的,大家都不要講革命和浪漫主義。誰能解決實際問題,就是好的鏈,否則,就是理想的鏈而已。
絕大部分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就是:大家都需要用戶消費者,都需要建設品牌,提高知名度,自證清白,都需要解決上下游關系,都需要和政府和金融機構打交道。但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要么缺人(用戶為什么選擇我,為什么要信任我)
要么缺錢(上游能不能順利給我結款,我能不能跟下游有靈活的清算方式)
要么缺信任(我的服務是無形資產如何評估,我的產品是有形資產如何提高抵質押價值)
簡單歸納總結,大多數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其實就是共識問題,個體問題也不會脫離這幾個,所以,解決這些問題,辦法很多,區塊鏈不是萬能藥,但它可以是助推器。
2.問:踩過哪些坑?
鄭宇:以我們合作過的一家做水產品的企業為例,當時他們遇到兩個問題:
他們是生產方,下游針對經銷商,渠道商,上游是養殖戶,養殖場,沒有對終端用戶,實際消費者的經驗,所以消費者對其缺乏品牌認知,即便從超市里買的可能是他們家的產品,但沒人知道,也不關心是他們生產的。
國外的同類水產品非常便宜,在很多經銷商手里,最后都是打著他們品牌的旗號,給超市供應國外的水產品,價格卻高出很多倍。他們的利潤大受損失。
為此,該公司找了很多物聯網、大數據和區塊鏈相關的公司,但最終都未能解決本質問題。探討的都是原理,沒有具體模式,即使有出模式的公司,也需要他們付出高額的技術開發費用,或者對現有的經銷商體系進行很繁復的改造工程,簡直就是把這家水產品公司升級為互聯網公司一樣,可這就是個想做好自己專長生意的傳統企業,你讓他打個廣告,建個網站,請個代言人,他都要評估一下成本和效果,更何況你給他講如何去中心化溯源,或者智能合約,他一點動力都沒有,聽不懂,也聽不進去。
3.問:全民鏈是如何解決該公司的實際問題的?
鄭宇:首先,我們不講區塊鏈的任何知識,我們就從他實際業務出發,從他實際遇到的問題著手,要讓所有經銷商都參與他的商業模式,并且能夠有動力參與,動力是什么呢?就是「激勵」!
我們設計讓他的經銷商從發貨、運輸、倉儲、冷鏈體系等等環節都參與記賬,然后控制他們的賬期,通過自主技術的區塊鏈分布式賬本實現全民記賬。對待「記賬」和「不記賬」的經銷商,分別給以「獎勵」和「暫緩或延遲結賬」的應對措施。
如何記賬?通過發行該企業的「水產品通證」來給予經銷商記賬獎勵和結算的憑證。每一枚「水產品通證」都可兌付現金,以控制結算環節的供應鏈風險。
4.問:用「水產品通證」做結算,「水產品通證」和人民幣錨定嗎?
鄭宇:這是企業的商業風險控制手段,這個「水產品通證」發行時候錨定人民幣,參與方在流通「水產品通證」時候會有溢價空間。用的人多,認可度高,「水產品通證」價值上漲;用的人少,沒人用,說明該公司經營有問題,「水產品通證」價值就下降。
5.問:也就是在交易過程中,會發生因「水產品通證」漲跌而引起的風險?
鄭宇:不可能的。交易的動力是流通,流通的動力是持有人數,人數是因為你的項目我能參與其中,所以「水產品通證」價格會有浮動,但不會很大,因為「水產品通證」有實體企業和項目支撐。企業本身不用「水產品通證」也要給經銷商結算、也要供貨給市場以保證商品流通。
6.問:「水產品通證」定價是個問題。
鄭宇:美容卡怎么定價?健身卡怎么定價?Q幣怎么定價?超市會員卡積分怎么定價?銀行信用卡積分怎么定價?沒什么難的。
7.問:錨定人民幣?
鄭宇:錨定可以,但要把權利最終交給市場,交給使用者。也就是說,公司有發行權,但沒有定價權。一旦定價,就沒人有動力用了。定價永遠跟人民幣1:1,那大家現在手里的所有會卡積分都是這個規則,你用了多少呢?
8.問:實體經濟利潤不高,經受不起價格波動。
鄭宇:那就用「各種實體行業通證」刺激更多人幫他賣。簡單的交貨、付款,就是很多企業面臨的賬期壓力。
9.問:水產品有大小年的問題,怎么解決?
鄭宇:傳統辦法怎么解決就怎么解決。區塊鏈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10.問:如果發生臺風將水產品吹散了怎么辦?發行「水產品通證」后,這些風險應該考慮在內。通過人民幣簽的合同,法律上可以承認,但通過「水產品通證」記賬、結算,合同法是否認可呢?
鄭宇:公司將應付賬款轉換為「水產品通證」,所以沒有任何法律風險。因為持有「水產品通證」的人都在經銷商體系內。持有該公司的「通證」,就是給他記賬。
區塊鏈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實名參與區塊鏈記賬,最重要的目的是為政府和機構,提供有效監管數據,也同時保證了參與區塊鏈交易賬本的真實,可溯源,可追責,可把控的安全性。
區塊鏈溯源體系其實是解決全民參與的分布式記賬這個問題,能達到這個效果已經很不容易,不要說顛覆,任何技術都不是顛覆才被人接受,相反,是補充,彌補,改善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才被認可的,全民鏈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有效降低產業鏈的信任成本,有效提高行業造假成本,有利于規范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正規,正常,正確化操作。
區塊鏈技術要有對落地應用的設計。當下中國的問題,對內是就業,扶貧,創新。產業升級。這些都不是一個企業,一個商業模式能夠改變的。
但是如何將飛速發展的線上經濟與日漸退步的實體經濟相結合,才是最大的問題。區塊鏈行業必須自省。顛覆不是出路,因為顛覆的對象都是假想敵,顛覆不了,也無法顛覆,只有落地才是出路。實體經濟需要什么,我們就給他們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區塊鏈,我就給人家做什么區塊鏈。
我不堅持百分百標準的區塊鏈,我不堅持絕對完整的區塊鏈,我更看重市場需求,“互聯互通”“價值共享”“分布式記賬”在我看來,這些理念,都要遠遠超過技術本身帶來的震撼。因為技術研發是沒有止境的。
但是意識,思維是受時代和社會發展而制約的。只有你身處這個時代。你才能夠感受到,各行各業的發展,財富效應和價值取向帶來的人與人,行業與行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差距。
能解決老百姓的民生問題的技術,模式,方法,都是好的。都是國家支持的,都是全民擁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