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4045
    • 0
    • 分享到

    從11000家到100家,數字貨幣交易所開始批量死亡

    2019-3-28 10:44

    來源: biyouhui6

    來源 | 一本區塊鏈

    文 | 比薩


    交易所,曾經被區塊鏈業內公認為最吸金的一派。


    有媒體統計稱,巔峰時期,全世界共有11000 家數字貨幣交易所。


    但隨著熊市的來臨,由于同質化嚴重、缺乏交易深度和用戶沉淀,大批交易所已走向死亡。


    “幣圈不火,資金盤就火。”在行業趨冷的大背景下,一些采用傳銷與資金盤模式的交易所趁機崛起,形成了一條從開發、運維到推廣的完整產業鏈。


    行業格局并未塵埃落定。據悉,傳統金融巨頭正在等待機會,準備進入這一市場。


    交易所的未來,猶未可知。


    01 交易所退潮


    “幣圈的小交易所基本都死了,現在活躍的交易所不超過100家。”某數字貨幣交易所負責人曹強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


    曾幾何時,交易所曾被視作區塊鏈行業的金字塔尖。它們日進斗金,且掌握著項目方的上幣大權。有媒體統計稱,2018年8月,行業內有超過11000家數字貨幣交易所。


    曹強的交易所,也曾是其中的一員。2018年5月,他進入了交易所行業。在此之前,他曾創辦過一家科技媒體,在區塊鏈領域毫無經驗。


    “做交易所,是因為交易所的盈利模式最清晰。收交易手續費,幾乎是躺著賺錢。”曹強說。


    僅一個多月的時間,他的交易所就上線了,并“順應潮流”,發行了自己的平臺幣。


    然而,這家交易所并沒有按照他預想的路線發展,也沒有實現“躺著賺錢”的目標。


    為了吸引用戶,曹強的交易所推出了“充值就送平臺幣”的優惠活動:用戶只需向交易所賬戶充值USDT、BTC或者ETH等主流幣種,就會收到獎勵的平臺幣。


    但令曹強意想不到的是,活動上線后,吸引來的,全是羊毛黨——當時,正逢幣圈羊毛黨瘋狂的時候。后者薅完這個平臺,就去薅下一個平臺,絕不手軟。


    而有的羊毛黨,僅一個月時間,就能收入數十萬元。



    在拿到曹強交易所的平臺幣之后,這些羊毛黨馬上將其換成主流幣,迅速離場。


    “活動搞了幾天,平臺虧了幾萬USDT。”曹強無奈地說。


    在他看來,除了羊毛黨,“交易即挖礦”也是小交易所死掉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認為,“交易即挖礦”表面上降低了獲客成本,并改變了交易驅動模式,但對許多小交易所而言,這一模式其實不可持續。


    “‘交易即挖礦’的本質是平臺與用戶‘互相薅羊毛’。短期內,平臺有了好看的數據,用戶卻只獲得了一堆空氣幣。”曹強說,“因此,這些用戶毫無忠誠度,只會迅速套現離場。”


    拋開外部原因,小交易所大量倒閉,也與它們自身實力不足有關。


    “有關交易所發展的每一個要素都是硬指標,安全、運維、獲客、成本控制,都需要投入重金。”曹強表示,“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便會失去用戶信任。”


    在運營了三個月后,他的交易所以失敗告終。


    “與去年一窩蜂地成立交易所不同,現在這個產業,只剩下了一地雞毛。”他說。


    潮起潮落,即便是那些背靠大平臺的交易所,也可能難逃一死。


    "我們做的媒體、錢包、交易所都死了,相關團隊已經轉型,轉做其他金融業務。"國內某互聯網公司金融業務離職員工張江,對一本區塊鏈記者表示。


    在牛市時,他所在的公司,圍繞區塊鏈進行了一系列布局,甚至一度在海外市場發幣。然而,如今這一切已成泡影。


    張江認為,眾多交易所失敗的原因,在于同質化太嚴重。


    “做交易主要看市場深度,市場深度不夠就沒人交易。短時間內大量交易所的出現,稀釋了市場深度,導致每個小交易所的深度都不足。”張江說。


    沒有市場深度,就沒有用戶;沒有用戶,就更沒有市場深度。小交易所由此進入惡性循環。


    除此之外,交易所的倒閉大潮,也與數字貨幣的熊市逃不了干系。


    “牛市的時候,交易所還能賺點上幣費。熊市來了,項目方害怕破發,連交易所都不敢上了。”張江說。


    沒有用戶,也收不到上幣費,小交易所只能持續虧損。


    對它們而言,倒閉也許已是最好的結局。



    02 資金盤崛起



    小交易所倒閉、大交易所裁員。與此同時,傳銷、資金盤型交易所卻異軍突起。


    “幣圈不火,資金盤就火。2019年1月至今,幣圈平均每個月出現5個資金盤。”投資過多個幣圈資金盤的陳建業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


    “現在的資金盤,甚至會明目張膽地告訴用戶:‘我們就是資金盤。’”陳建業說。

     

    BHB資金盤操盤手大漠朋友圈

     

    資金盤的特點之一,是崩盤速度快。“周期都在三個月左右,參與者一部分是傳銷人士,一部分是投機的小白用戶。”陳建業說。


    如今,在幣圈,資金盤項目的策劃、包裝、推廣,已然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這些資金盤的操盤手們,只需要負責建群、拉客戶。背后的交易所系統、白皮書、宣傳資料,甚至核心的發幣環節,都可以交由系統商完成。


    “一套復制版的交易所系統價格是7萬元,需要15個工作日建好。”出售交易所系統的孫和平對一本區塊鏈記者表示。


    復制版系統,指的是直接套用其他交易所的系統。“如果需要定制新系統,價格翻倍。”他說。


    作為系統商,他的團隊只收取開發費用。采買服務器等后續運營成本,需要客戶自行承擔。


    “服務器一般在香港或美國。”孫和平表示,“普通小交易所系統的服務器費用,一個月在2500元左右。”


    僅有最基本的交易所系統還不夠。他也可以幫客戶完成“上幣”操作,對接主流數字貨幣。


    “一般2000元對接一個幣。EOS需要1.5萬,USDT需要5000。”孫和平說。


    他表示,幣種對接完成后,交易所每上線一個幣,都需要單獨配置一臺服務器。“服務器可以在阿里云上買,一個月在2800元左右。我們可以幫用戶配置。”


    普通客戶,每個月需要在服務器上花費一萬多塊。如此計算,客戶購買交易所系統,再加上三個月的服務器費用,只需10萬元左右,即可搭建一家資金盤交易所。


    除了交易所,孫和平還提供ERC20代幣開發、PPT與白皮書代寫等一條龍服務。


    “ERC20代幣開發2000元、PPT 2000元、白皮書6000元、宣傳視頻一分鐘1500元。”孫和平表示。


    孫和平為客戶開發的交易所案例

     

    “傳銷做得好的話,10萬塊錢幾天就能回本。”孫和平說。


    對于孫和平而言,每當有新的傳銷模式出現,即意味著新的商機。他透露,眼下最火的傳銷幣模式,是“向上打錢”。


    “就是下線向上級打錢升級,沒有資金泡沫,全靠會員自己推廣。”孫和平表示。



    03 反思與未來



    “資金盤交易所之所以崛起,是因為它們標榜的收益遠遠超出常規投資收益。”BiUP創始人劉勇告訴一本區塊鏈記者。


    事實上,傳銷和資金盤由來已久,區塊鏈只不過提供了新的載體。


    “一般投資者很難搞明白區塊鏈的技術原理,以及幣價增長的原理。“劉勇說。


    資金盤組織者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投資者陷入圈套。


    除此之外,幣圈資金盤火爆的另一個原因,在于發幣與上交易所,給項目提供了一個無需“跑路”即可“合理”退出的途徑。


    如果資金盤項目方嫌麻煩,甚至可以無需自建交易所。“在香港,就有幾家專門接收傳銷幣的交易所。”劉勇說。


    不做資金盤,不搞傳銷,小交易所該如何求生?


    劉勇認為,這一問題可從戰略層面和經營層面分別討論。


    在戰略層面,小交易所要尋求結盟,抱大腿。如全球知名的Bithumb交易所 ,被出售給新加坡財團BK Global Consortium后,迅速轉危為安。


    在經營層面,小交易所可以專注于某一細分市場的垂直用戶需求,做到極致。


    “只有這樣,小交易所才有機會走出熊市,并打破大交易所的用戶壟斷。”劉勇說。


    對于未來交易所的行業格局,他認為:“還是以大交易所為主,小交易所仍有很大壓力。”



    劉勇表示,在未來,數字貨幣交易市場的趨勢是合規化。“美國已經開始發放數字貨幣交易所的資質。傳統金融巨頭也會入局,與火幣、OKEx等展開競爭。”


    “在美國納斯達克、新加坡等地,也許都會出現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交易所,一家獨大的局面也許不會再存在了。”劉勇表示。


    在他看來,即便是大型交易所,也會面臨用戶粘度下降、增量市場開發等難題。而活到最后的,也許只有真正具備創新實力、獨具特色的交易所。

     


    “那些投機的小交易所,誕生于泡沫時期,也必然會隨泡沫一起破滅。”劉勇說。


    2019年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市場,又會迎來一場暗戰。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區塊鏈騙局不斷,如何保護財產安全?


    “區塊鏈”興起后,不少違法項目,都披上它的外衣,吸引新“韭菜”。大量受騙者投入資金,卻血本無歸。


    不懂趨勢、技術和行情的普通人,該如何去偽存真、保護財產安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