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8 年誕生以來,
區塊鏈已經走過了十余年的漫漫風雨路。關于區塊鏈以及
加密貨幣,一直爭論不休。推崇者說它可以解決信任問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是零和游戲,不具有任何價值。如今區塊鏈風口逝去,加上資本寒冬來臨,更是雪上加霜。
寒冬之下,傳統機構的熱情卻從未熄火。如果你認為在這場“新興革命“中,只有區塊鏈世界的原著民,那就大錯特錯了。傳統的證券交易所從來不甘寂寞,一直在這塊土地上”默默耕耘“。
商業歷史告訴我們,曾經你看不起的,將把你顛覆。
何況今天,誰也不敢看不起這個領域。盡管區塊鏈以及加密貨幣成長史不過十余年,但早已不是小打小鬧的難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兒”。
“
比特幣將極大地簡化全球貨幣的流動。”紐約證券交易所主席、洲際交易所(IC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Jeffrey Sprecher 曾表示,“盡管現在仍然處于熊市,但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資產仍將繼續存在。”
根據彭博社報道,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 2014 年就對加密貨幣表達過認可,他認為比特幣低廉的交易費用和便捷的大額交易流程使其具備很大的潛力。“比特幣讓人興奮,因為它向人們展示了低廉的交易費用。比特幣優于法幣,因為你在使用它的時侯不需要局限在一個地區,此外涉及大額交易時,傳統
金融工具會有各種不便。”比爾·蓋茨說。
凱捷咨詢公司《2018 年世界財富報告》數據顯示,全球高凈值人士(HNWI)對加密貨幣的熱情持續高漲,近三分之一(29%)的受訪百萬富翁對加密貨幣“非常感興趣”。加密貨幣受到越來越多的主流群體的關注,人們開始投資加密貨幣并進行交易。
隨著加密貨幣受眾人群越來越廣,其價值也越來越大,資本的逐利性促使傳統的證券交易所入局其中也不難理解。
不過,巨頭們入局仍然是謹慎的,主要涉及技術,或以投資的方式布局,進而發展推出加密貨幣相關產品。畢竟多年以來加密貨幣并未完全合規化(直到現在多國政府仍未將其合規化),而
區塊鏈技術則不受這一限制。
就像此次倫敦證券交易所(LSE)推出的區塊鏈 ETF,更多關注的其實是與區塊鏈技術有關,換句話說,其實并不涉及加密貨幣本身。
合規是傳統交易所最為看重的一點,如果加密貨幣不能合規,養老金、捐贈基金以及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可能不太愿意投資在這一新興的資產類別。缺乏監管,是這些機構遠離比特幣的主要原因。作為交易所,不得不考慮合規性問題,這是現實需求,也是為自己以及投資者提供保障的有力手段。
納斯達克 CEO Adena Friedman 就表示:“一旦新興
數字貨幣行業受到監管,納斯達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加密貨幣交易所。”
換言之,正規軍進場,合規門檻或將淘汰草莽。
就拿近期美國SEC采取的禁令來說,其規定“任何交易所向美國居民提供服務時,需要通過平臺加強監管,及時關閉那些違反美國法規進行操作的美國交易員的賬戶。”BitMEX 迫于當局壓力不得不關閉美國用戶賬戶,導致了交易量急速下滑。與 BitMEX 相反,美國合規受監管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日交易量呈逆勢增長。
BitMEX 與 CME 的不同境遇,一方面反映出合規化在加密貨幣領域的重要性;但同時,禁令出臺的背后是否有相關公司活動的身影,我們不得而知。
其次,不少人認為,傳統投資者進場,將帶來新的一波牛市。
回看歷史,2017 年 12 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以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宣布上線比特幣期貨合約,彼時比特幣應聲大漲,一度達到 2 萬美元。而CBOE和CME都是老牌的期貨交易所,也受美國SEC監管。
因此,最核心的還是合規性問題,一旦合規,則牛市可期。根據前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師、Fundstrat Global Advisor 的研究主管 Thomas Lee 認為,一旦比特幣 ETF 獲得許可,預期的大量法幣資本涌入市場,不僅其價格將迅速做出反應,同時對于比特幣的風評將產生積極印象。
此外,老牌證券交易所入場也會形成示范效應,帶來更多的傳統金融機構競相入場。目前,包括摩根大通,高盛、摩根斯坦利、富達、花旗等在內的金融機構都不同程度參與到比特幣清算、衍生品開發和加密資產托管服務開發等市場建設中,甚至于一些互聯網巨頭(Facebook、Google)也開始了區塊鏈的探索。
目前整個區塊鏈技術仍然是不成熟的,比特幣的吞吐能力(TPS)是 7筆/秒,遠遠不能滿足一些商業需求(VISA是 2000 筆/秒);此外,整個加密貨幣市值目前也只有1300億美元(遠不及Apple公司市值)。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讓更多的人分享到區塊鏈的紅利,而這就需要傳統金融機構以及大型BAT公司入場。
不過,一些區塊鏈初創公司擔心,傳統金融機構入場會破壞區塊鏈固有生態,導致壟斷以及破產。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后來者有著“先天”的優勢(資金、技術、人才等)。但競爭不一定是惡性的,后來者同樣可以促進整個生態系統的進步,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同樣適用于區塊鏈的世界。對于區塊鏈初創公司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只有不斷提高自身實力才是上上之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