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1712
    • 0
    • 分享到

    深扒35家交易所,發現6條增長秘密!

    2019-3-6 21:07

    來源: gh_984e83eb6d22

    每一波周期都是洗牌的機會。

    有先行者倒下,有后來者居上。


    交易所發展歷程

    圖表來源18區增長研究院

    從交易對象入手,早期交易所中比特幣一家獨大,至今bitmex、bitflyer、cex等海外一線交易所,仍然是比特幣占主導地位;


    13年后基于比特幣的“山寨”幣爆發,交易品類開始豐富,OK抓住萊特幣的機會,順勢崛起;


    16年后以太坊帶來了艾西歐大法,新幣種百花齊放,海外有P網、B網大干快上,風頭直追“老三強”(比特幣中國、OK、火幣),國內有元寶、云幣、聚幣,早早攫取紅利。94風向大變,艾西歐夢碎,幣安收獲最大紅利,火幣OK移師海外,同時也甩開了包袱。18年初,競爭幣達到頂峰,交易所月上百幣。年中盛極而衰,云交易所收割殘羹冷炙。


    18年底EOS、TRX生態初具規模,高TPS+去中心化交易協議使公鏈有了和交易所掰手腕的資格,大批EOS系DEX上線,用戶驚呼,去中心化交易所體驗直逼傳統交易所。變革之年,交易所站在了十字路口,或堅守中心化交易,用金融服務和資管工具套牢用戶;或漸近改良,把資管和交易去中心化,號稱混合型交易所;或兩頭下注,一頭中心化,一頭去中心化,此路多為頭部玩家,開發交易所公鏈,爭奪資產定價權;或孤注一擲,全身心投入去中心化交易所事業,此路多為交易所新秀,早早加入還有紅利可挖。


    交易所經營現狀

    歷史講完,我們來看18年以來交易所的發展狀況。

    大部分交易所對外的宣傳是這樣:

    海報來源:18區增長研究院

    經過18區增長研究院的分析,實際數據是這樣的:(下表代表普遍情況,并且是中上水平)

    數據來源:18區增長研究院


    想快速了解競爭對手經營情報數據

    加我微信哈


    大部分交易所一邊在努力的開發新功能,一邊在認真的刷注冊用戶和交易量,不敢在流量上花什么錢,他們在等待,等待春天的到來。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終于來了,但是發現鏈上系統的交易所在功能和體驗上已經和自己差不多了。同質化的功能并不能幫助自己勝出。


    6條交易所增長的秘密

    熊市中有沒有比較好的增長途徑呢?帶著這個問題,18區增長研究院深扒了35家交易所,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6條增長秘密:


    1. 內容獲客

    2. 社群推廣

    3. 優質資產

    4. 直播活動

    5. 小游戲裂變

    6. 傳統媒體


    1.內容獲客 

    關于內容獲客,首先內容是一種價值的輸出和沉淀,通過分享價值,逐漸樹立自己的品牌,同時篩選了目標用戶,利用內容的轉發擴散達到裂變的效果。可以說內容獲客是最古老,也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方式。幣圈做的最好的首推李笑來老師,牛市做事、熊市寫書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交易所方面做的比較好的還有bigone的老貓、cointiger的富蘭克凌,凌總本身是財經、投資方面的專家,通過公眾號“籌碼”長期、高質量的輸出,積累了大量的粉絲,“公眾號->知識星球->業務合作”,完成了高價值用戶的獲取。

    內容獲客為什么重要呢,因為針對交易所行業,傳統的互聯網金融渠道流量成本已經極高,而專業的幣圈媒體和渠道還不夠完善、不成規模,用戶端認知和學習成本巨大。所以內容輸出必然是高性價比的獲客渠道。根據著名SaaS公司Hubspot的調查,2017年,79%的公司認為內容營銷的效果非常明顯。另外,70%的公司會加大對內容營銷的投入。


    內容的好處是“主動獲客”,門檻是質量和穩定輸出。除了寫文章、拍視頻,還有更多廣義的內容獲客方式,其實交易所日常的FAQ、公告、周報、通知等都是內容營銷的范疇。Hubspot還總結過內容獲客的形式,大家可以系統性的學習和改善自己的工作。

    數據來源:Hubspot


    2.社群推廣  

    區塊鏈項目天生是和社群密不可分的,能否快速搭建社群、深度運營,并在社群中推廣和裂變是區塊鏈項目冷啟動階段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的情況是,媒體和項目方的社群比交易所做的更好,資金盤、cx項目的社群比大部分項目方做的更好。


    社群推廣的優勢在于成本低,可裂變,用戶可以進一步轉化和維護。17-18年通過電報+糖果裂變的方式,可以大規模低成本的獲取社群用戶,當然其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羊毛黨,目前雖然電報的活躍度大幅下降,但是有實力的交易所仍然可以沙里淘金。另一種方式是和相對活躍的社群合作,YouTube播主、海外自媒體都有自己的社群,通過成熟的社群可以獲得更成熟的用戶,但是社群合作的缺點是流量池淺,前期客單價低,后續效果會越來越差。最后再介紹一種性價比更高的形式,不花錢就要多花時間,運營人員足夠活躍和勤奮,甚至打造自己的人設,混成社群的KOL,通過披露加人,獲得用戶觸達。如果交易所本身有亮點和福利,下一步轉化就比較容易做好。


    Bidream的冷啟動做得不錯,運營人員提前埋伏到各種社群,批量添加大量的好友,在社群里拋出各種用戶感興趣的話題,和目標用戶建立連接。在交易所啟動階段,配合其去中心化交易所安全、透明的特點,給予早期用戶一定的福利,完成了一波比較成功的社群宣傳。最后配合邀請好友裂變獎勵的正向刺激,效果更佳。


    3.優質資產 

    優質資產對交易所的重要性應該能排到前三,如何篩選、管理、推廣交易所的優質項目是交易所的核心能力之一。項目好不好,短期還是看幣價,當前大環境下,大多數交易所的破發率在60-80%左右。在破發率指標上表現比較好的是幣安、Kucoin,如何維持低破發率?一是篩選項目的能力,二是市值管理和項目合作的能力,三是交易所對短期利益的克制。


    搶首發、分叉幣、空投等運營行為的核心都是對優質資產的爭奪,用戶是跟著好項目走的,這是幣圈流量的大邏輯。如果說內容、社群對流量有造血、拉新的能力,那么優質資產更多的是對交易所存量用戶的虎口奪食。早期OK的快速崛起,一定原因在于國內最早押注了萊特幣。EOS系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發展,離不開比傳統交易所更快的支持了EOS系資產。幣安LaunchPad兩波打完,興奮的是老用戶,流淚的是其他交易所。(接下來跟是不跟?)新興交易所BHEX力挺Grin和Beam也是同樣的邏輯。


    給用戶推薦好的交易標的,給用戶帶來收益和價值既是交易所to C的根本目標,又是增長的重要秘密。


    4.直播活動 

    18年最大的增長渠道變化是什么?視頻/直播營銷的崛起。上一期幣安一文(歡迎關注公眾號:18區增長研究院)已經提到,社交媒體最大的流量來源是Youtube。結合微播易的營銷數據我們感受一下。

    數據來源:微播易

    敏銳的交易所當然不會錯過視頻/直播的流量紅利。早在17年,OK就開始在直播平臺舉行各種線上活動。OK在流量方面一直是非常務實的,以實際用戶轉化為目標。


    簡單介紹OK直播活動的玩法:

    步驟一. 結合熱點事件,邀請嘉賓,策劃直播活動

    步驟二. 宣傳活動內容,并設計直播送禮活動

    步驟三. 直播過程中分階段送禮,保證活動持續活躍

    步驟四. 禮品以Token的形式發放,關注公眾號回復關鍵詞搶先獲得

    步驟五. 獲得的Token綁定OK交易所賬號領取

    步驟六. 完成交易所導流

    圖片來源:OKex直播活動


    幣安也在積極參加各種直播活動,在海外主流平臺,配合主流媒體聯合舉行,以品牌宣傳為主。

     圖片來源:幣安直播活動

    小游戲裂變是針對社交平臺完成的游戲化營銷活動,以獎勵為誘餌,包裝輕松有趣的形式,完成用戶之間的傳播。


    OK、火幣等一線交易所都采用過這種玩法。例如OK17年的圣誕樹活動,18年的養豬活動,從前期媒體宣傳,用戶之間的傳播,到最后用戶轉化,整個流程已經越發純熟。

     圖片來源:OKex活動


    6.傳統媒體

    區塊鏈行業仍然處于早期階段,流量從哪來呢?幣圈太小,當然是從傳統媒體來。海外媒體主推科技、財經類頭部媒體,在幣安一文中分析過mashable、福布斯等媒體對幣安的品牌曝光貢獻巨大;國內媒體首先要考慮對區塊鏈相關信息的友好程度,微信平臺量肯定最大,但是對尺度和內容要求高。綜合對比之后,18區增長研究院發現微博、知乎是對區塊鏈行業相對開放的。


    舉例來說吧,知乎是這次調查中3家交易所Top5的網站流量來源。針對這些平臺做好內容建設和品牌維護是非常有價值的。下圖是gateio交易所的主要網站流量來源,其中知乎位列第五。


    數據來源:similarweb


    講到這里,我們簡單分析了交易所的發展和現狀,給出了當前環境下獲取增長的有效方法(已經被驗證)。知易行難,接下來18區增長研究院會更加深入的探索區塊鏈行業運營和增長之道,歡迎大家關注公眾號或添加18區合伙人西西好友,期待交流探討。


    致謝和分享

    上一篇文章讓我們收獲了驚喜,算是內容獲客方面的小小實踐,我們相信長期積累和價值輸出的力量。下面是文章的歷史數據,感謝每一位讀者的閱讀和轉發,18區一如既往的堅持真實、透明、分享,每一個數字,都會讓我們感受到朋友的支持。我們的數據和大家共享、共勉。

    數據來源:公眾號后臺


    最后祝大家找到自己的增長之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