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互聯網基礎建設、互聯網應用發展、政務應用發展、產業與技術發展及互聯網安全等多個方面展示了2018年我國互聯網發展狀況。
《報告》統計了我國
區塊鏈產業發展情況并指出,近年來,國家相關部委和地方省市相繼發布區塊鏈政策和具體措施,加快推進我國區塊鏈產業布局。2019年1月份,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進一步規范區塊鏈信息服務活動,促進
區塊鏈技術及相關服務的健康有序發展。
在技術研發方面,目前國內很多公司仍基于
以太坊(Ethereum)等國外開源架構進行區塊鏈平臺開發和應用部署,同時,區塊鏈底層技術和架構的自主研發日益受到重視,如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螞蟻金服、騰訊、
百度、京東等企業已經積極開展區塊鏈技術自主研發,加強區塊鏈網絡基礎架構系統建設。
在企業數量方面,截至2018年6月份,美國、中國、英國區塊鏈企業數量分列前三位。我國共有298家公司活躍在區塊鏈產業生態中,區塊鏈企業數量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為
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廣州,其中北京以175家區塊鏈企業數量排名第一。
在應用落地方面,區塊鏈技術在票據、電子存證、食品
供應鏈、跨境支付、電子政務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成果。2018年下半年,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問世,成為我國首個“區塊鏈+發票”的落地應用;北京互聯網法院推出“天平鏈”平臺,用于存儲案件證據,保證數據真實性和隱私性;螞蟻金服、京東相繼使用區塊鏈推出生鮮食品從生產到超市的溯源服務平臺,以提升食品供應鏈透明度、保護消費者權益;中國銀行通過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成功完成
河北雄安與韓國首爾兩地間客戶的美元國際匯款;
濟南高新區上線試運行智能政務協同系統,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電子政務外網與各部門業務專網的互聯互通、在線協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