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拿大主流銀行為采用區塊鏈技術的信用評分平臺申請專利
美國專利和商標局3月15日公布的專利申請顯示,今年秋天,加拿大皇家銀行(RBC)使用區塊鏈技術申請了一項信用評分平臺專利。使用專利中描述的分布式分類賬技術,客戶將“在第三方信用檢查發生時或當信用評分發生變化時得到通知”。例如,如果沒有支付賬單而對他們的信用評分產生負面影響,消費者就會收到信用警告。有了區塊鏈信用評級平臺,所有用于確定信用評分的數據都可以被可視化,從而“賦予借款人信用知識”。該專利還指出,信用評分平臺將能夠從更多的來源收到信用數據,而不是傳統的信用局。
新聞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major-canadian-bank-files-patent-to-make-credit-scores-transparent-via-blockchain
2. 中國氣象局:聯合國利用區塊鏈技術應對氣候變化
2018年1月,為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支持氣候行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發起并促成了“氣候鏈聯盟”的成立,該聯盟的宗旨與實現《巴黎協定》的長期目標保持一致,致力于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提出更好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區塊鏈技術有助于提高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度和透明度,并有助于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建立信任機制,提供更多的創新解決方案,從而加強氣候行動。由于區塊鏈的分布式網絡屬性,其可以防止對系統進行壟斷性控制,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行動中提升管理效率。該技術記錄的交易是永遠公開的,確保了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新聞來源: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kj/qxkjgjqy/201803/t20180315_464181.html
3. 普華永道推出區塊鏈分析工具,可跟蹤
代幣流通情況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宣布,其目前正在測試一個為跟蹤
代幣發行流通情況而設計的區塊鏈分析工具。普華永道表示,該軟件將幫助代幣發行公司防范非法濫用代幣。新的分析工具將允許代幣發行者跟蹤查看其代幣的流通情況,并允許代幣發行公司采取相關措施,以防止其在非法交易中使用。
新聞來源: https://news.bitcoin.com/pwc-reveals-blockchain-analytics-tool-tracking-
-tokens/
4. 日本第三大電力供應商測試通過閃電網絡實現比特幣支付
日本楚布電力公司(Chubu)已經與當地比特幣和物聯網創業公司Nayuta合作開展了一項概念驗證,探索如何通過閃電網絡(一種正在開發的承諾能夠幫助比特幣用戶削減交易成本的協議)進行比特幣支付。這項測試是該公司對比特幣如何滿足其物聯網需求的“市場研究”的一部分,不過他指出該公司還沒有正式的計劃來接受客戶的閃電網絡支付。
新聞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japans-third-largest-electric-provider-testing-bitcoin-lightning/
5. DHL和埃森哲聯合推出用于處理藥物篡改的區塊鏈模型
物流巨頭DHL宣布與埃森哲合作,于3月12日創建了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模型。報告稱,DHL和埃森哲創建了一個基于區塊鏈的串行化模型,在六個地理區域節點跟蹤藥品的整個供應鏈。追蹤這些藥物的分類賬可以與利益相關方分享,這些利益相關方包括制造商、倉庫、分銷商、藥店、醫院和醫生。實驗室模型顯示,區塊鏈可以處理超過70億個獨特的序列號和每秒1500次交易。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固有的不可篡改性,可在突出篡改、降低偽造風險和拯救生命等方面取得巨大進展。
新聞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dhl-accenture-reveal-blockchain-prototype-to-tackle-pharmaceutical-tampering
1. 法國監管機構提出新的授權制度,認可
為合法投資手段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已確認,AMF提出的監管框架將認可
為合法的投資手段。該部指出,與利益相關者和團體進行初步協商是有必要。AMF提出的新監管框架將建立授權制度,
發行人將從AMF那里獲得經營許可證。根據AMF的說法,沒有經營許可證的
不會被禁止。相反,持有許可證的
意味著,發行者必須就籌集資金的使用向投資者提供特定的擔保。
新聞來源: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french-financial-regulator-to-introduce-framework-legitimizing-
s-in-policy-u-turn
2. 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首次寫入美國國會經濟報告:2017年是加密貨幣之年
《2018年聯合經濟報告》——用于評估美國經濟狀況并且為新一年提出建議。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報告中有一整個章節提到了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報告作者建議立法者和公眾盡快熟悉加密貨幣和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因為其在將來會有廣泛應用。決策者、監管者和創業者應該通力合作,確保開發者能夠盡快部署這類新的區塊鏈技術,同時保護美國民眾免受欺詐、盜竊和濫用的困擾,另外還應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報告還補充說,“監管機構應繼續相互協調,以保證政策框架、定義和管轄范圍的一致性,”認為政府機構“在各個層面都應該考慮和審查這項技術的新用途。”
新聞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crypto-featured-first-time-us-congress-economic-report/
3. 泰國批準加密貨幣監管草案,擬對加密貨幣交易者進行征稅
泰國內閣通過了兩項主要的皇家法令草案,該法案旨在規范加密貨幣交易,并對加密貨幣投資人的資本收益進行征稅。這一新提議的法律并不是要禁止加密貨幣及其相關使用,也不是禁止
s,主要是是為了保護那些投資于加密貨幣的用戶。這些草案還將由財政部、泰國銀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反洗錢辦公室等國家金融部門進行正式的審查和討論,最早將于下周由內閣進行簽署。
新聞來源:https://www.ccn.com/thailand-begins-legal-process-regulate-tax-cryptocurrency/
4. 日法德將聯合呼吁:通過G20制定比特幣反洗錢國際條例
日本、法國和德國將聯合提案,呼吁對加密貨幣市場進行嚴格監管。據稱這些提案除了提及保護消費者權益之外,還將重點放在對洗錢行為和資助恐怖主義的防范上。除此之外,還提出不允許銀行持有加密貨幣。
新聞來源:https://bitcoinist.com/japan-france-germany-g20-regulate-bitcoin/
5. 烏克蘭政府合法化加密貨幣挖礦,將其納入經濟活動范疇
基輔政府已經采取具體措施合法化加密貨幣挖礦。烏克蘭經濟部長已經要求多個政府部門、機構以及國家銀行準備好必要的文件,以將國內的挖礦注冊為經濟活動。經濟部、財政部、司法部、能源部以及負責電子政府和烏克蘭統計服務的機構都將會起草文件修改注冊流程。合法化挖礦行業還能減少高質量IT人才的流失,還能緩解國內加密貨幣社區所面臨的壓力。
新聞來源:https://news.bitcoin.com/ukraine-to-legalize-crypto-mining-as-economic-activity/
6. 荷蘭財政部長:加密貨幣監管國際間合作迫在眉睫
荷蘭財政部長Wopke Hoekstra已通知參議院和眾議院,他計劃就加密貨幣的監管采取行動,他聲稱這一計劃正在擴大,因為需要更好地監管加密貨幣。Hoekstra將加入金融行動工作組,該工作組通過國際間合作,重點打擊洗錢和打擊資助犯罪和恐怖主義。這也意味著金融機構應盡到客戶盡職調查的義務,包括客戶身份的識別。此外,金融機構必須進行注冊,遵守可靠性的要求,并向國家金融情報部門報告異常交易。他表示,將致力于歐洲監管
的方法的推動,他指出,
可以用來為新產品融資,但這種融資本質上是投機性的。他還將尋找來處理金融衍生品(如期貨和二元期權)的方法。
新聞來源:https://www.ccn.com/dutch-finance-minister-urges-multi-national-regulation-of-cryptocurrencies/
7.新加坡金管局:技術無罪,加密代幣可以是貨幣
在今年的Money2020會議中,新加坡金管局總裁就發表了有關加密貨幣的觀點。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選擇不直接監管加密代幣。金管局將密切關注與加密代幣相關的活動,評估這類活動構成的不同風險,同時金管局正在考慮合理的監管回應,必須確保不會影響創新。在加密代幣領域,金管局關注的重要風險是金融穩定性、洗錢、投資者保護和市場機制。監管部門和加密貨幣行業必須合作,共同確保劣幣不會生根發芽。新一代加密代幣的誕生,采用了區塊鏈技術的潛力造福社會,同時還降低了當今代幣造成的風險。
新聞來源:https://www.8btc.com/mas-crypto-token
8.美國聽證會再次就
和加密貨幣進行探討
日前,美國國會資本市場、證券和投資小組委員會聽證會如期舉行,其旨在討論加密貨幣、
以及現有監管框架是否足以保護投資者等問題。在本次聽證會中發表演講的包括學術專家以及加密貨幣行業代表,議員Huizenga的主要觀點是,監管部門必須明晰加密資產的法律地位,在幫助創業者進行創新的同時確保相關流程符合聯邦法律的規定。本次聽證會將為立法者在新興的加密資產領域打造監管和運作壞境,尤其是
。
新聞來源:https://www.ccn.com/us-congress-debates-
s-cryptocurrency-regulation-in-house-subommittee-hearing/
9. 歐盟委員會:未采取任何手段去追蹤加密貨幣挖礦活動,因為它不是非法活動
根據歐盟數字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委員瑪麗婭?加布里爾(Mariya Gabriel)的說法,歐盟委員會已確認正在關注由加密貨幣挖礦引起電力消耗上漲所帶來的相關問題。聲明指出,目前沒有法律依據來禁止或限制歐盟范圍內的能源消耗。加密貨幣挖礦能給加密貨幣帶來高估值。不斷增加的電力消耗和成本可能會提高加密貨幣的價值和減緩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許多區塊鏈技術有前景的應用對電力并沒有巨大的需求,這一點是很關鍵的。
新聞來源:https://www.8btc.com/european-commission-watching-energy
1. 英特爾申請區塊鏈技術下數字版權專利
近日英特爾公司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專利,稱他們發現了一種使用區塊鏈下載、編輯和存儲數字圖像的辦法。英特爾稱該項專利可以用來協助記錄和驗證與版權保護相關的數字內容,如指示內容何時創建以及檢測內容的重復與修改。
新聞來源:https://www.sohu.com/a/225828892_115060
2. 閃電網絡推出主網測試版 lnd 0.4
閃電網絡發推文表示,推出第一個主網測試版 lnd 0.4。目前 lnd 0.4 支持在 Bitcoin Core 客戶端運行,并能夠通過智能合約實現資金的協調;只接受 segwit 格式的交易,已不支持舊 P2PKH 地址。未來將進一步實現:1、通過備份和監視無效通道交易保障閃電網絡用戶的資金安全;2、原子級多路徑支付,允許大型閃電網絡交易被分割成一系列小型交易;3、推出桌面和移動應用程序;4、發布路由節點工具和文檔;5、與萊特幣等加密資產實現原子級跨鏈交換。
新聞來源:https://blog.lightning.engineering/announcement/2018/03/15/lnd-be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