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寒冬,消耗著數字資產投資者的信任,參與
區塊鏈風口的從業者要么提前被裁,要么在惶恐的度過這個春節。
問世9年的區塊鏈和
數字貨幣,誕生于10年前的全球
金融危機,它將經歷此次嚴酷經濟周期的洗禮。降薪和裁員成了應對寒冬最直接,也是看上去最立竿見影的方法,數萬從業者身處降薪或被裁的窘境。
這一年間,三點鐘
社群熱度不再,媒體、投資方和項目方也開始了減衣縮食,抱團取暖。持續的數字貨幣下跌,融資降低、整個行業處于了低迷狀態。
往年春節前,朋友圈都會被豪華年終獎刷屏,但是今年,年終獎成了大多數人的傷心地。智聯招聘在1月中旬發布的一項針對2萬名白領的“2018白領年終獎調查”顯示,2018年能拿到年終獎的白領不足6成,全國白領年終獎總體均值為7100元,較2017年的7278元出現了下滑。其中互聯網行業中,只有46%拿到了年終獎。而區塊鏈企業的從業者們,在瑟瑟發抖。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區塊鏈的本質是工具,工具或技術的意義在于提高效率。工具必須捆綁業務才能體現價值,單獨的工具沒什么意義,無論這個工具是不是自由意志、一錘子敲定的。不能自發產生交易的區塊鏈商業模式,只能依賴融資熬下去,如今全球經濟下行資本縮水,流動性不足,資本家自顧不暇,靠前期融資的項目方或可以靠糧草硬撐,但能撐多久呢?
區塊鏈的未來
區塊鏈市場從當初的狂熱開始回歸到平靜,人們開始思考區塊鏈本身最本質的內涵和意義。對于區塊鏈是什么,人們開始從當初的迷茫開始回歸清醒。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意義絕不在于發幣,而是在于對傳統行業原有運作體系的重構與塑造,從而建構一個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全新契約體系。如果僅僅只是將區塊鏈看做是一個新的概念,抑或是一個圈錢的新門路的話,那么區塊鏈的發展勢必會陷入到概念的怪圈里。
對于如何將區塊鏈的價值發揮到最大,或許才是當下市場當中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區塊鏈技術在數字貨幣上的成功應用讓我們看到了它的巨大力量,同樣,數字貨幣的泡沫又讓我們看到了區塊鏈技術缺少節制背后的弊端。
在告別了狂熱、迷茫的階段后,人們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看法開始變得理性,探索數字貨幣之外的應用,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頭戲。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