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君士坦丁堡硬分叉的目的十分明確——解決拜占庭分叉遺留的系列問題,進一步改善
以太坊使用成本過高的局面。同時,此次升級也是以太坊網絡從PoW向PoS過渡的重要階段。
具體來說,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升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升級:
EIP145:引進“按位移動”(Bitwise Shifting)運算符。以太坊虛擬機(EVM)之前缺少這種運算符,只支持其他邏輯和算數運算符,“按位移動”運算符只能通過邏輯和算數運算符實現,現在通過原生支持“按位移動”運算符,能大大優化 DApp 開發者智能合約的 Gas 消耗。
EIP1014: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親自提出;新增了一個合約創建函數CREATE2,提供了一種可以提前預測合約地址的合約創建方法,該升級能更好地支持基于狀態通道或者鏈下交易的擴容解決方案,即現在主流的 Layer2 方案。
EIP1052:出自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 Nick Johnson 和 Pawel Bylica;引入了一個新的操作碼,允許直接返回合約字節碼的 keccak256 哈希值,該升級能有效減少以太坊網絡對于大型智能合約的運算量,尤其是只需要智能合約的哈希值的時候。
EIP1234:該升級主要是將現有的區塊獎勵由 3 ETH 減少到 2 ETH,減產 33%,同時將難度炸彈(Difficulty Bomb)推遲 12 個月。這是這次升級中爭議最多的地方。
EIP1283:該升級通過更改 SSTORE 操作碼優化智能合約網絡存儲的定價(Gas),減少和智能合約運行量不匹配的 Gas 消耗。
這次硬分叉升級后,以太坊網絡會出現一些最顯著的變化,其中就包括:難度炸彈延緩一年、區塊獎勵從3減少到2、ETH減產30%等,Gas消耗調整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