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7197
    • 0
    • 分享到

    加密貨幣礦業“大逃殺”,基層礦工大逃亡

    2019-1-10 11:18

    來源: ChainDD


    無論是曾經追高買低的數字貨幣投資者,還是跟風入場比特幣礦工,抑或是盲目逐利的礦機商家,面對整體性的利潤垮塌誰都難逃魔掌,而誰也都直接、間接地成為“礦難”的推手。


    巨頭環伺而立,新晉者野心勃勃,礦業江湖十載后,強者恒強?


    “我今年在幣圈和礦圈這邊,一共虧了700多萬,跟家人和朋友借了100多萬,外面還欠了80、90萬”,王強苦笑就當是交了一個高額的學費。


    回憶半年來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的變化,王強內心五味雜陳。他告訴鏈得得App,2017年6月,他辭去一家傳統物流的工作,拿出了數十萬元積蓄投身挖礦大軍,本想著能在加密貨幣大潮中趕上一波淘金熱。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礦場運作還不到一年,就陷入了全球加密貨幣每況愈下的夢魘。


    “大概在2018年6月份的時候,我就覺得不對勁,整個市場持續走低,我當時就想著得趕緊把手上的機子賣了變現,然后再找機會去抄底,誰知道抄著抄著,就把自己‘抄’進去了。”


    面對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挖礦所需電力消耗、設備折舊、人工維護等費用不斷攀升,礦工挖幣成本甚至還一度高出比特幣市場價格。


    “前段時間,我剛出掉一百臺S9 13T的螞蟻礦機,是以每臺400塊錢的價格賣的。這批礦機是在2018年初的時候買的,當時大概是以每臺16000-17000的價格買的。因為它功耗高嘛,反正現在也挖不到什么錢,還不如變現呢?”


    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里,王強不斷在各種礦圈群里出售二手礦機信息,談價方式極為方便快捷:“921,30臺現貨”、“S9 ,14T便宜賣”、“雪豹A1 ,49T出”。



    “只要價格不是低得太離譜,我都愿意趕緊賣掉。這個錢只有流轉起來,才能賺錢賺得更快,如果在冬天熬不住,那就只能‘死掉’了”。


    在鏈得得走訪的礦工人群里,都在遭遇著與王強同樣的境遇,虛擬幣虧損嚴重,低價出售舊礦機——甚至還要時時警惕,以防不誠信的商家跑路。

    低價出售二手礦機,

    礦工轉型“中間商”


    “去年隨便一臺機子,一天挖礦賺個千百塊錢很正常;現在能賺個二三十塊錢就很不得了。以前每天醒來,賬戶上至少多了幾萬塊錢;現在基本上都是在啃老本,好多礦工礦場還在虧錢。”


    除了出售自己礦場的礦機,王強還在幫其它同行出售二手礦機,鏈得得App注意到,現在市場商售賣一臺二手礦機的差價普遍在8至10塊之間,而此前每臺差價能賺1000-2000塊。


    王強懷念那個絕不還價的時代,但那個時代,似乎正在漸漸遠去,迎接他們的,是冰冷的現實。


    “先在寒冬里熬過去,總不能死在冬天里。”


    比起“礦工”王強,“礦機商家”蔡盛的資源明顯更廣,可難逃加密貨幣行業動蕩。


    蔡盛的公司曾是國內某知名礦機生產商,在經歷幣價“斷崖式”下跌后,礦機銷量成了難題。


    “二手礦機比新礦機更有市場,我們現在把辦公工位都共享租出去了,允許技術團隊接點其它行業的活,找些項目跟圈內的人一起分攤。”


    由于之前積攢了不少圈內大客戶資源,蔡盛選擇給他們提供一些金融服務,比如搞好配資相關的業務,對接高收益礦池等。


    在近幾個月的收入中,二手礦機交易費用占公司營收的絕大部份。蔡盛坦言,利潤實在不高,現在基本上都在扛著。


    S9二手礦機從一個月前的1400元左右,到現在的幾百元,任誰都萬般無奈。


    (等待出售的二手礦機)


    “以前都是一‘礦’難求,如今論斤賣礦機真不是調侃,是事實。我們甚至都考慮過,按銅鐵鋁的價格給賣了,是不是比現在賣礦機能夠利潤高。”


    數字貨幣市場在2018下半年,進一步劇烈下跌導致行業“礦難”后,礦機銷量大減。部分品牌礦機原價銷售賣不動,只能打折清倉。部分擁有組裝業務的商家,選擇將礦機中的新配件,尤其是顯卡等拆零單賣。

    對于礦工或是商家而言,每賣出即將爛在自己手里的任意一臺機子,都叫止損。


    可誰也說不準,今年冬天離結束還有多遠。

    利潤暴跌,中小礦工紛紛離場


    不同于以上的“堅守者”,大部分中小礦工和礦商選擇撤離。


    撤離的方式有多種,有的是低價出貨、虧損后黯然離場;有的則是“攜款跑路”,將曾經積累起的信用徹底拋棄。


     “清完這些礦機庫存,我們就不在這行干了。”王芳苦笑,2018年上半年比特幣行情一片大好,在市場上掀起了一股挖礦熱,不少華強北商家都跟風囤了不少礦機,想賣個好價錢。王芳和丈夫也是在那時候加大了進貨量。


    雖然眼下沒了賺頭,王芳并沒有徹底金盆洗手的打算。只能說邊干其它買賣,邊留意數字貨幣市場的轉機。


    無論是曾經追高買低的數字貨幣投資者,還是跟風入場比特幣礦工,抑或是盲目逐利的礦機商家,面對整體性的利潤垮塌誰都難逃魔掌,而誰也都直接、間接地成為“礦難”的推手。


    這個年關王強比以往更忙碌。一面在四處尋找商家兜售二手礦機,一面在籌備材料準備向法院上訴。


    “現在好多的商家不誠信了,有的人家開始‘跑路’了,拿著錢玩失蹤,有的就死皮賴臉欠著貨,明明都把錢打給他們了,他們一直不給發貨。”


    鏈得得App了解到,王強曾跟北京一家廠商定了60多萬的礦機貨物,至今未發貨。那家公司曾與他合作多次,信用一直良好。最近的這筆交易卻一直杳無音訊,既沒退款也沒交貨。王強在無奈之下選擇了報警,可是警方卻回復稱需要找法院才能解決。


    他難掩焦慮,“我這邊已經賠了客戶50多萬了,法院起訴要回賠償估計沒有希望,但至少得把本金要回來。”


    2017年比特幣經歷了一輪暴漲,12月中旬曾在多個交易平臺接近20000美元大關。人性對金錢的渴望與貪婪,吸引了大批后繼者不斷入場,在新一波“行情”即將到來的論調中堅持了下來,他們中的大多數并非是區塊鏈的信仰者,僅是單純的生意投機者。


    而那些離開礦圈的人都去干什么了?


    蔡盛談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微信里面怎么這么多干微商的,賣內衣、賣電子煙的都有。剛開始還納悶,后來發現原來是賣礦機、挖礦同行,這么快都開始轉型了。”


    歷史為鑒,資深礦工為何發力收購二手礦機?


    鏈得得App注意到,現在還在大舉買入礦機的,主要是兩類人:一是“便宜電”擁有者,目前國內電價普遍在3毛至4毛之間,拿到越低的電價,能賺取的利差就越大。


    另一種就是行業內的老礦工、老韭菜,他們經歷過2014年的熊市,深諳其中的規律和特點,而且在行業中已積累了不少資源。


    林宇就是一名資深的老礦工,他在2013年左右大規模經營網吧,因注意到GPU顯卡的銷量變化而進入礦圈。他的感受里,現在熊市根本沒有2014年的時候‘熊’,當年才真的感覺回天乏術。


    他最近剛剛購買了2000臺S9二手螞蟻礦機。礦機高峰時期,一臺要賣到2萬塊錢,這還不算國外的價格。現在僅需幾百塊。


    如果把縱向維度拉得足夠長,歷史似乎是周期的輪回。


    2013年是比特幣爆發的一年,隨著比特幣的理念逐步被人接受,幣價由十幾美元漲到1000美元。但是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五部委共同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后,幣價一路狂跌,一直到2015年1月,最低跌至185美元,跌幅超80%。


    而夾在中間的2014年,恰恰是礦工們最艱難的至暗時刻,市場一片唱衰,同樣也是撤退、離場、礦機當廢品賣。在那時,市場關注比特幣的人并不多,能夠了解礦工生存現狀的更少。因此在那段歷史時期,礦工的遭遇無人問津。


    (2013年至2015年,比特幣價格K線圖)


    2017年是比特幣發展史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幣價全年漲幅高達1700%,最高價位為18674美元(目前也是歷史記錄最高價位),整個價格走勢圖猶如一列驚險的過山車,讓投資者為之癡狂。


    據鏈得得數據監控,截止2019年1月7日,比特幣現于4000美元附近調整,相比于2017年的最高價位,跌幅為78.58%,正在此前最大跌幅附近徘徊。


    (2017年至今,比特幣價格K線圖)


    追問林宇,當前收購礦機是否屬于熊市抄底的好機會?他沉默了半晌,笑著回答,“這才幾千臺啊”。


    林宇介紹,目前身邊正在收購二手礦機的都是老礦工。與其說伺機抄底,更多是一種市場直覺和配置嘗試。以幾百元的單價去購買一批性價比高的產品,如果牛市出現較早,正好可以派上用場;如果熊市持續存在,也只是損失了部分資金。


    這份風險在他的承受范圍之內。不論是林宇還是王強,在談及虧損的幾百萬元時都表現豁達。在經歷過幾輪熊牛興替的人眼中,這或許只是“學費”的一種方式。


    礦圈是一個江湖,林宇喜歡研究圈內外人的心理。他經營著一家小茶室,仿佛武林中的江湖客棧,是礦工們常喝茶聚首的地方。

    “最近礦圈‘下車的人’肯定比‘上車的人’多,但是在門外扒著門往里看的也特別多。他們伺機而動,萬一真的牛市行情來了,這群觀望的人往往就是被收割的那部分。” 他的話中帶著一絲戲虐。


    除了老礦工,海外也是了二手礦機的主要流向市場,以寶二爺為代表,曾強烈呼吁礦工去伊朗等地出海求生。


    蔡盛沒有響應這份“救亡”路線,他判斷海外市場像北美、印尼,二手礦機價格會相對于國內高一些,畢竟信息相對滯后,但是由于機子的價格跌得太快,海外運輸的成本、加上折舊損壞的情況,賣幾十、幾百臺還可以,運上千臺過去實在劃不來。


    “現在中國這攤事兒還不夠我操心的?”

    抱團堅守者,路在何方?


    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礦機便隨著“礦難”跌下神壇,從當初月入百萬的賺錢神器,淪為如今售價百元的二手配件甚至廢鐵。


    有人說在挖礦的熱潮中,礦工、商家都是賭性的犧牲品;但對于這個未來還將長期發展的行業而言,還有不少人仍在持續堅守,彼時總結經驗成了每位礦工聚會時必然討論的話題。


    “這一輪熊市,是對礦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宇講述自己的經驗,一是精細挖礦,應該掌握更多的挖礦理論知識,及時調整手上挖礦幣種的配比。他透露:除了ASIC礦機、GPU礦機、目前還正在用顯卡挖門羅幣。


    其次是金融挖礦。他多次強調礦工要懂金融知識的重要性,甚至滔滔不絕地開始講述實戰中的案例:“比如當投入較多資金去挖礦的時候,可以做一個金融類的套保(套期保值),提前把挖礦的利潤鎖定了,這樣不管市場怎么變化,礦工都能多扛一會。 ”


    除了理論派的講授,還有實踐派正在開發創新模式的礦場。


    王強就是新型挖礦的實踐者之一。傳統挖礦需要個人購買礦機,尋找便宜的電力所在地,建設礦場;或者將礦機交給中小型礦場托管,用戶支付電費、維護費及后續管理費。


    但是新興礦場,已經在采取算力租賃的云挖礦模式。用戶不用再去考慮電價、礦場選址等問題,通過APP,就可以直接租用比特幣礦機算力。


    在這樣的模式下,挖到的幣,是用戶和礦場平分。用戶的挖礦收益會直接分配到個人賬戶,可自由提現。


    “不過這種方式,規模化和成本控制的難度非常大。”他陷入了沉思。


    礦圈經歷十載后,又經歷了一輪新的洗牌。市場中有人認為,去中心化的世界,就像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烏托邦。面對寒冬,不少入局者都在撤退離場,但還有部分礦工正在頑強地守候那份最后的“信仰”。


    是非成敗尚難以定論。只是,當區塊鏈世界的夢想不復存在之時,誰還會記得那群曾經傾家All in的礦圈從業者?(本文首發鏈得得App)


    注:文中“王強”、“蔡盛”、“王芳”、“林宇”等均為化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