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6340
    • 0
    • 分享到

    繁榮與泡沫:比特幣十年之約

    2019-1-4 16:10

    來源: gh_af0b3b34a14c

    摘要

    十年時光,彈指之間。比特幣從早期一個充滿烏托邦色彩的數字貨幣實驗到如今形成包含挖礦、融資、交易所、錢包等環節的巨大產業鏈,其背后的高風險高收益及巨大爭議,已經遠超十年前人們創造它時的設想。從經濟史的角度看,比特幣在過去十年的發展,既是一部貨幣發展史,也是一部產業史。

    第一階段:混沌初開,嶄露頭角(2009.1—2012.11

    早期的比特幣僅為一個理想主義實驗,在問世之初并未受到大眾的關注,其僅局限在少數計算機專家和程序員間傳播。隨著全球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的誕生,自2011年開始比特幣逐步被全世界范圍接受,比特幣也迎來史上第一次牛市——由2011年初的3美分暴漲至6月的35美元。然而,比特幣仍然處于發展的早期,一系列負面安全事件的發生導致比特幣價格開始暴跌,到201111月,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僅2美元。

    第二階段:走向成熟,深入探索(2012.122016.7

    以比特幣第一次減產為標志,比特幣正式進入第二階段。從2013年開始,比特幣就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價格由2013年年初的14美元迅速攀爬至201312月的1,100美元,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為了預防潛在的金融風險,中國政府的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了比特幣的非貨幣屬性,禁止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至此,比特幣泡沫被刺破,比特幣轉入暴跌區間。 隨后比特幣迎來了長達一年半的蕭條期,但在此期間比特幣的相關產業生態逐漸形成,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區塊鏈的概念正式被提出,相關技術也開始迅速發展。

    第三階段:石破天驚,鴻飛霜降(2016.8—今)

    時間來到20167月,以比特幣第二次減產為標志,比特幣進入第三個階段。在上一階段中,以Ethereum(以太坊)為代表的新型眾籌融資模式開始出現,并在第三階段中隨著以太坊主網的上線和ERC20合約的開發而逐漸走向成熟——在2017年春季,這種首次代幣募集發行(ICO)的模式開始興起,給比特幣帶來了新的關注熱度和巨大的市場需求。至此,比特幣開啟了第三輪牛市。2017年,比特幣的全年漲幅達到1700%,眾多區塊鏈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A股市場開始出現區塊鏈概念股,創投圈則興起了“All In Blockchain”。然而在20181月末,隨著市場增量資金增長的放緩,比特幣價格開始崩盤,進入下行區間

    蕭條與復蘇:比特幣的周期底在何處

    目前整個數字貨幣市場正處于寒冬之中,我們關注的焦點在于市場何時到達底部,或寒冬何時結束?我們不妨考慮一下以下幾個因素:

    1)從康波周期的角度出發,周金濤先生預測2019年是資產價格的底部,比特幣資產也遵循同樣的規律;

    2)從區塊鏈的創新周期角度出發,比特幣或區塊鏈領域的下一個創新點是什么?技術上的創新還是商業模式上的變革?另外監管上的變革也是創新領域,政府監管部門對相關領域的立法和規范將在什么時間點完成?

    3)從比特幣減產角度看,比特幣的下一個減產時間點將在2020年出現。


    風險提示:區塊鏈行業仍處于市場發展早期,技術發展不成熟,面臨極大的風險;加密數字貨幣市場規范不足,存在巨大風險;對區塊鏈行業和加密數字貨幣領域的相關立法和監管政策尚未完善。



    報告正文


    1. 導論: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2018年1月初,比特幣的市場價格達到了驚人的17,000美元/枚,而在2017年1月,其價格僅僅為1,000美元/枚;在更遠的2010年,1萬個比特幣還只能購買價值25美元的披薩。在驚人的投資回報下,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眾多區塊鏈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A股市場開始出現“區塊鏈”概念股,創投圈則興起了“All In Blockchain”。

    當年近90歲的索羅斯站在達沃斯論壇談論比特幣是郁金香泡沫時,眾人嘲諷其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個曾經狙擊過英鎊,引發亞洲金融風暴的智者,卻被酸不懂比特幣。當市場抵達頂峰位置時,所有人都已經變成信仰者,全力投入,此時市場上已經沒有任何心存疑慮的人,這就是格林斯潘所說的人類的“動物精神”;另一方面,我們在進行市場數據分析時發現在2018年初比特幣市場的增量資金的增長開始放緩,這符合格林斯潘所說的“杰希爾的矛盾”現象,換而言之,在未來已經沒有任何買方會出來承接下一筆新賣盤。至此,價格泡沫破滅成為必然。

    十年時光,彈指之間。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聰發表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第一批比特幣被挖出。比特幣從早期一個充滿烏托邦色彩的數字貨幣實驗到如今形成包含挖礦、融資、交易所、錢包等環節的巨大產業鏈,其背后的高風險高收益及巨大爭議,已經遠超中本聰當年的想象。

    時間重新回到2018年12月,相較于2018年初市場的瘋狂,此時比特幣價格已經跌到3,000美元,無論是數字貨幣市場還是區塊鏈產業界,對未來都充滿悲觀,市場和行業的凜冬已至。市場在焦慮中充滿疑慮:數字貨幣的市場底部在何處?未來會如何發展?

    太史公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而作《史記》。在《天官書》中,司馬遷描述了宇宙運行的變化規律:“夫天運,三十歲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載大變;三大變一紀,三紀而大備:此其大數也”。經濟作為世間規律的一部分 ,其復蘇、繁榮、衰退與蕭條同樣呈現為秩序變化的既定節奏。比特幣亦是如此——以減產周期為界限,比特幣市場大約為4年一個周期,目前比特幣市場正在處于第三個周期。在每個周期中,我們也能清晰地觀察到比特幣的繁榮與蕭條,衰退與復蘇。

    2. 比特幣發展史:十年蹤跡十年心

    比特幣在過去十年的發展,既是一部貨幣發展史,也是一部產業史。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不會簡單重復,完全照搬無異于刻舟求劍,目的在于通過對歷史的復盤,掌握“天人之際”和“古今之變”的關鍵,達到“遍知天下,審御機數”。

    2.1.第一階段:混沌初開,嶄露頭角(2009.1—2012.11)

    在1992年,一個由富有創意的黑客、自由主義者、天才程序員、密碼學家組成的松散聯盟出現,自稱為“密碼朋克”,并在之后創建了一個“密碼朋克郵件名單”的加密電子郵件系統。密碼朋克在上世紀90年代最為活躍,他們極力主張用密碼技術保護個人隱私不受其他人或者政府的侵犯,同時他們也是數字貨幣的最早的實踐者。

    從喬姆的Ecash,到戴維的B-money,再到薩博的比特金,由于現實因素和技術條件限制,這些理論探索最終都功虧一簣,從未真正進入應用領域,長期不為公眾所知,但他們的研究成果加速了比特幣的面世進程。

    在2008年11月1日,即金融危機爆發一個多月后,在美國麻省理工的密碼學及密碼學政策戰略的郵件討論組中,眾多成員均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該郵件提出“一種新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并且不需要第三方的支持”,并貼出該電子現金系統的研究論文的地址,論文則詳細描述了其中的技術細節。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一個小型服務器上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并獲取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宣告了比特幣的正式誕生。有趣的是,在創世區塊中被寫入了一串數字信息,還原為文本為: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當時正值英國的財政大臣被迫考慮第二次出手解救陷入危機的銀行,這句話是泰晤士報當天的頭版標題。比特幣的發明者將這一事件在第一個區塊鏈中永久的保留了下來。這既是對區塊鏈產生時間的證明,也是對金融危機下銀行系統脆弱的嘲諷。

    早期的比特幣僅僅為一個理想主義實驗,在問世之初并未受到大眾的關注,其僅局限在技術黑客與少數計算機程序員間傳播。在2010年5月21日,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程序員用1萬比特幣購買了一個價值25美元的比薩優惠券,這標志比特幣在現實世界中第一次有了價格。在2010年7月,比特幣交易所Mt.Gox在日本成立,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比特幣交易平臺正式誕生。隨著比特幣交易所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各國法定貨幣與比特幣之間的交易。至此,比特幣的第一個商業周期正式開始。

    依托于比特幣交易所,自2011年開始比特幣逐步被全世界范圍接受,比特幣也迎來史上第一次牛市——由年初的3美分暴漲至6月的35美元。然而,比特幣仍然處于發展的早期,在現實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在2011年7月,當時世界第三大比特幣交易中心Bitomat的運營商宣布記錄17,000比特幣(約合22萬美元)的wallet.dat文件訪問權限丟失。這一系列負面事件的發生導致比特幣價格開始暴跌,到2011年11月,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僅2美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比特幣,特別是比特幣可用于投資交易后,更多的礦工開始加入比特幣的挖礦行業。新礦工的加入增加了全網算力,比特幣的挖礦難度開始增加。為了取得算力上的優勢,2010年9月,人們開始使用顯卡(GPU)挖礦。到2010年12月,原有的CPU挖礦軟件近乎失效,比特幣進入GPU挖礦時代。

    比特幣的第一個階段,是一個從無到有,從烏托邦實驗走向現實世界的過程。在該過程中,比特幣第一次與實物發生交換,誕生了比特幣第一個公允價格。隨后比特幣交易所開始成立,比特幣價格也迎來了第一次暴漲。然而,早期的比特幣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在出現安全問題后,比特幣市場也迅速陷入衰退之中。盡管如此,大眾第一次對比特幣產生關注,專業的挖礦設備和礦工開始出現,比特幣的區塊鏈版本也在不斷更新中,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產業鏈開始形成,并將迎來第二次快速發展。

    2.2. 第二階段:走向成熟,深入探索(2012.12—2016.7)

    以比特幣第一次減產為標志,比特幣正式進入第二階段。從2013年開始,比特幣就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價格由2013年年初的14美元迅速攀爬至2013年12月的1,100美元,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比特幣生態逐漸形成,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區塊鏈的概念正式被提出,相關技術開始迅速發展。

    2.2.1.天堂與地獄:走向大眾的比特幣

    2013年是比特幣走向全球大眾視野的元年。2013年3月末,塞浦路斯爆發金融危機,銀行儲戶面臨嚴重損失,塞浦路斯儲戶選擇使用比特幣作為避險工具,比特幣第一次迎來全世界的關注。而塞浦路斯的存款危機也讓比特幣大幅“升值”,根據比特幣交易網站Mt.Gox提供的數據,1個比特幣在2013年3月5日的價值大約是40美元,到了3月30日,1個比特幣價值就超過92美元,升值130%。

    時間來到2013年10月,美國參議院討論比特幣帶來的沖擊與機遇。受聽證會積極消息的影響以及媒體關于比特幣的大幅報道,比特幣繼續上漲,在市場中買家的帶動下,比特幣價格站到了1,200美元的歷史新高。

    比特幣的瘋狂上漲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關注。為了預防潛在的金融風險,2013年12月,中國政府的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了比特幣的非貨幣屬性,禁止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至此,比特幣泡沫被刺破,比特幣轉入暴跌區間。

    在2013年年末的暴跌后,比特幣迎來了長達一年半的蕭條期,特別是在2015年上半年,由于比特幣價格的持續低迷,行業中的大量公司開始倒閉。但正如所有市場上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一樣,在熬過寒冬后,以比特大陸為代表的區塊鏈優質企業在2015年下半年的市場復蘇中開始迅速崛起,成為行業巨頭。

    2.2.2.比特幣產業鏈的成型與布局

    在2013年底,盡管比特幣泡沫開始破滅,但更多的人開始了解到比特幣,并投身于比特幣領域,比特幣開始形成一個巨大的完整產業鏈。其中,挖礦行業是比特幣產業的最上游,負責比特幣的“發行”與區塊鏈網絡的日常運行;以數字貨幣交易所為代表的交易平臺負責數字貨幣的交易;眾多錢包提供商提供比特幣安全存儲服務;隨著比特幣使用人群的擴大,眾多公司組織和機構開始嘗試接受比特幣支付應用服務。

    挖礦產業:ASIC礦機和礦機行業巨頭的誕生

    2013年1月31日,Avalon交付了世界上第一臺商用比特幣ASIC礦機,這標志著比特幣挖礦行業正式進入ASIC競爭時代。ASIC是一種專門為某種特定用途設計的電子電路(芯片),因為ASIC被設計為只進行某一挖礦需要的特定算法,算法任務非常單一,基本無需分支預測、規劃等其他操作,所以ASIC芯片的挖礦的成本相比GPU挖礦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就挖礦算力而言,ASIC比同時代的CPU、GPU高出幾萬倍甚至更多,以一臺目前主流的螞蟻礦機S9礦機為例,其算力達到了14,000GH/S,因此ASIC挖礦帶來了整個區塊鏈網絡算力的指數級增長。

    在第二階段,隨著比特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比特幣的挖礦行為開始從早期的單兵作戰迅速演化為專業化、規模化的運作,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兩個礦機公司在這個時期誕生。專業的礦場和礦池開始出現,由于中國在技術和人才方面的領先,國內的企業一直在該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l  交易平臺:全球格局重新洗牌

    從2013年開始,隨著比特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比特幣的交易逐漸增多,比特幣交易所也開始大量出現。2014年2月,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被證實其價值3.8億美元的74.4萬個比特幣被盜,隨后Mt.Gox宣布破產。該事件成為2014年數字貨幣領域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大量客戶的損失直接打擊了市場對比特幣的信心,各國政府對比特幣的政策和立法動向也深受其影響,全球的比特幣交易平臺開始重新洗牌。

    在2016年6月,由于中國的交易所普遍免交易手續費,同時隨著中國個人投資需求的提升,比特幣/人民幣交易占據全球匯兌交易總量80%的市場份額,而國內主要由火幣網,OK交易所和比特幣中國占主導地位,呈三足鼎立的局面。

    l 創投領域:數字貨幣領域的第一次創業熱潮

    隨著2013年比特幣的暴漲,數字貨幣領域開始了第一次創業熱潮,而數字貨幣產業基金也在該時期開始發展壯大。根據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調查,截止2016年6月,生產、交易所、支付和錢包四大傳統領域融資額占比最大,為77%;區塊鏈相關融資比例為17%;App應用拓展、API開發、身份驗證占1.04%。

    從融資的國別差異看,無論是融資規模還是投資布局,美國在2016年前仍是比特幣和區塊鏈行業創業的主戰場;比特幣在美國主要發展應用、生產行業,而中國主要是交易行業。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以太坊團隊通過眾籌的方式籌集得到30,000多個比特幣用于項目開發,而團隊向投資者分配以太幣作為回報。這是一筆影響深遠的融資事件。在隨后的幾年里,隨著以太坊主網的上線和ERC20合約的開發,以太坊的眾籌融資模式開始興起,產生了當前備受爭議的ICO融資模式,開啟了數字貨幣在第三周期的“牛市”,深刻地影響了區塊鏈行業的未來發展。


    2.2.3區塊鏈技術理念的興起

    在2014年,人們開始認識到比特幣的基礎架構和底層技術——區塊鏈(blockchain),其廣泛和深刻的運用前景將帶來巨大的創新機會和社會變革。實際上,人們早先對比特幣技術理念和架構技術的理解就已經包括對區塊鏈意義的基本認識,但大多是從比特幣本身的發展應用角度來討論。

    2014年5月,知名風投機構Union Square Ventures的創始人在一次公開的訪談中表示:比特幣協議的衍生品(區塊鏈)很可能在網絡驗證方面的關鍵領域會有更深遠的影響。該談話是較早出現在公開報道中的關于對區塊鏈技術應用前景的觀點,至2014年年底,對區塊鏈技術的評論和觀點逐漸在媒體上增多。

    當比特幣的貨幣屬性引起巨大爭議和各國央行警惕關注的時候,區塊鏈技術恰到好處地成為社會各方的可以接受的對象,原有的產業群體也逐漸形成兩大類:主要關注區塊鏈技術的“鏈圈”和關注數字貨幣的“幣圈”。然而,這兩大群體有時也不那么涇渭分明:在隨后的發展過程中,區塊鏈技術被進一步細分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專注公有鏈的團隊必定會涉及數字貨幣領域的問題,在搭建區塊鏈網絡時需要設計公有鏈的經濟模型和組建社區,而專注聯盟鏈開發的團隊則不存在該問題。

    2.3.  第三階段:石破天驚,鴻飛霜降(2016.8—今)

    時間來到2016年8月,以比特幣第二次減產為標志,比特幣進入第三個階段。在上一階段中,以Ethereum(以太坊)為代表的新型眾籌融資模式開始出現,并在第三階段中隨著以太坊主網的上線和ERC20合約的開發而逐漸走向成熟——在2017年春季,這種首次代幣募集發行(ICO)的模式開始興起,具體而言,投資者用手中的比特幣(BTC)或以太坊(ETH)投資一個區塊鏈創業項目,并從中獲得初始產生的加密數字貨幣作為回報。

    根據安永公司2018年1月的報告顯示,全球通過發行代幣融資的規模從2016年第一季度的2千萬美元迅速增長到2017年第三季度的41.8億美元,從2017年第三季度開始超過區塊鏈VC投資規模。這表明有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通過發行代幣而非選擇傳統的股權投資渠道進行融資。根據icodata的數據,項目數量從2014年的2個迅速增長到2017年的873個。

    從以上數據可知,ICO融資模式在2017年迅速崛起,新的融資模式對比特幣帶來了新的關注熱度和巨大的市場需求。至此,比特幣開啟了第三輪牛市。

    2017年8月,隨著比特幣硬分叉的結束,市場信心得以恢復,結束了比特幣價格在7月震蕩的局面,重新進入上升通道。與此同時,ICO融資模式在市場上炙手可熱,驚人的投資收益背后帶來各種市場亂象,投機風氣盛行。為維護社會經濟和金融秩序,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的《關于防范代帀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并要求國內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于10月底全部關閉。與2013年的比特幣暴漲所不同,上一輪比特幣牛市的主力推動者是中國居民,在2018年比特幣市場的上漲動力來源于在全球ICO融資模式的興起,由于境外ICO活動仍正常進行,所以中國境內的監管風波僅給市場帶來了短暫的下跌,

    時間進入10月,比特幣長達半年的牛市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入場,比特幣開始進入“瘋牛”階段,資金的涌入使比特幣的價格漲幅每日可高達幾千美元,市場投機泡沫的信號明顯,到12月17日,比特幣站到了歷史最高點——19,565美元。

    2017年,比特幣的全年漲幅達到1700%,巨額的投資收益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因此出現了本文開始的一幕:眾多區塊鏈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A股市場開始出現“區塊鏈”概念股,創投圈則興起了“All In Blockchain”,第二次區塊鏈創業熱潮正式開始。

    然而在2018年1月末,隨著市場增量資金增長的放緩,比特幣價格開始崩盤,進入衰退階段;而到2018年6月,部分區塊鏈項目團隊資金出現困難,市場寒冬初現。從2017年的“石破天驚”到當前的“鴻飛霜降”,比特幣只是處于正常的商業周期中。

    3.蕭條與復蘇:比特幣的周期底在何處

    在經濟領域,對商業周期的研究一直是重要的課題,國內對商業周期研究較出名的是周金濤先生,其對中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的開拓性研究,被譽為“周期天王”,而其運用的理論工具,即著名的熊彼得周期理論。

    熊彼得將引起經濟波動的因素分為三類:外部因素(如革命、戰爭、災害等變化)、增長因素(非周期因素)和創新。外部因素變化是導致經濟波動的一個重要根源,但僅僅從外部因素去探索經濟周期的原因是不夠的,經濟之所以呈現周期現象,熊彼得是認為存在創新活動,這里的“創新”并不僅僅是技術創新,而是經濟生產中出現的新事物,即把一種從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創新以及創新所誘發的各種從屬現象(如創新者的投資活動所引起的連鎖反應以及投機活動)造成了經濟周期呈現出“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四個階段。

    在上文中,我們對比特幣自誕生以來的十年市場變化進行了回顧與分析,目前整個數字貨幣市場正處于寒冬之中,我們關注的焦點在于市場何時到達底部,或寒冬何時結束?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層次進行分析:

    第一層次:康德拉季耶夫波,康波決定了世界經濟的長期波動,比特幣作為現實經濟中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康波的影響。長周期(康波)主要與重大的“創新”集群有密切的關系,如1782年-1845年的紡織工業與蒸汽機技術,1948年-1991年的汽車與電子計算機技術等;根據周金濤等人的研究,目前在世界經濟史上一共有五輪康波,如表3所示。

    研究康波的意義在于對經濟整體形勢的判斷,目前我們正逐步進入第五輪康波的蕭條階段,周金濤等人在對康波研究后的一個重要預測就是2017年到2019年出現的流動性危機。目前全球的流動性日益趨緊,自2016年12月以來,美聯儲已經先后七次加息,歐央行也開始收緊寬松的貨幣政策;而中國則開啟了穩金融去杠桿政策。在全球流動性緊縮的大背景下,資產價格的下跌也就成了必然:在2018年10月,全球股市發生大跌,國內樓市開始承受下行壓力,而比特幣在11月直接從6500美元跳水至3000多美元,其大背景正是康波蕭條階段的流動性緊縮問題。

    第二層次:區塊鏈領域的創新周期。這個周期是區塊鏈領域特有的周期,由于比特幣僅僅誕生了十年,有效數據過少,所以暫時無法判斷區塊鏈創新周期有多長。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觀察到兩次巨大的創新帶給比特幣價格的上漲:

    第一輪創新周期開始于2009年1月比特幣創世區塊的產生,這一輪的創新主要是技術上的創新。作為一種新型的數字貨幣,比特幣誕生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從理論層面都與傳統貨幣有明顯區別,從2010年8月比特幣交易產生起,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比特幣并參與其中,2013年比特幣的開啟第一輪牛市。

    第二創新周期開始于2015年10月以太坊ERC20標準的誕生。在此之前,開發者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創建代幣沒有固定的標準,開發難度較大,錢包也很難兼容這么多款代幣。而ERC20合約只要求開發者先將一組特定函數(接口)集成到智能合約中,填寫代幣單位、名稱等參數設置后即可完成創建,不僅可以兼容其他平臺和錢包,而且操作簡單。正是憑借著ERC20合約的優良性能,通過代幣發行融資的新型眾籌模式開始流行,并在2017年引發了比特幣的第二輪牛市,因此第二輪中波的創新更多來自于商業模式的創新。

    第三層次:比特幣的減產周期,這是比特幣的特有周期。比特幣大約每經過4年產量減半一次。在每一輪減產周期中我們都能觀察到比特幣市場的一次牛市,如下圖所示。

    以上,我們從三個層面分析了比特幣市場的周期特征,那么目前處于蕭條階段的比特幣市場什么時候會迎來見底反彈呢?我們不妨考慮一下以下幾個因素:

    (1)從康波周期的角度出發,周金濤等人分析預測2019年是資產價格的底部,比特幣是否也遵循同樣的規律?

    (2)從區塊鏈的創新周期角度出發,比特幣或區塊鏈領域的下一個創新點是什么?技術上的創新還是商業模式上的變革?另外,監管上的變革也是創新領域,政府監管部門對區塊鏈或數字貨幣領域的立法和規范將在什么時間點完成?

    (3)從比特幣減產周期角度看,比特幣的下一個減產時間點在2020年出現,減產后比特幣是否會進入上行通道?

    所有的經濟波動都受周期的束縛,通過對歷史的復盤來實現對未來趨勢的把控,此正是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我們從三個層次分析了影響比特幣市場的重要因素,比特幣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也大致明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