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如何賦能供應鏈金融 | 供應鏈金融論壇
2018-11-23 15:26
來源:
RMBS-MBA
2018年11月1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供應鏈戰略管理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18(第二屆)金融科技賦能的供應鏈金融高峰論壇在北京永泰福朋喜來登酒店隆重召開。此次論壇旨在打造政府、金融機構與實體經濟的交流平臺,通過探討“金融科技如何賦能供應鏈金融”的熱點問題,從而助力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新興技術廣泛應用于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效果。
有人說區塊鏈像盲人摸象,每個人都會摸到不同的部分,而每個部分都有它的正確性。來自布比區塊鏈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布諾CEO張明裕張總為大家深刻解讀區塊鏈技術,并通過不同場景的應用解讀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里的實踐與應用。
首先張總以汽車行業產業鏈為例,著重闡述了整車下游的銷售及售后領域。關于如何改變線上線下的分銷模式,提升信任度的問題,張總提出了一個核心理念“有沒有一些共性的東西是這個行業里一直存在(比如信任問題),原來技術解決不了的,但可以利用現在的技術來解決。”關于供應鏈金融,一般都聚焦在產業中間上下游的環節,很少有人做多級。而實事告訴我們,做到多級穿透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多級穿透也將是解決信任問題的關鍵。
一個產業的鏈條并非都是由當地同一個地方完成,當供應商、分銷商分布在全國各地時,其信息核實成本就比較高了,比如汽車廠商的車身零件可能來自全國各個地方,那么就很難對供應鏈進行多級穿透。如果產業鏈跨越國家遍布全世界時,這個金融屬地性和業務全球性的矛盾就更加突出。此時需要我們解決三跨的問題,即跨地域跨機構和跨系統,而區塊鏈技術就是我們解決跨越性和信任度問題的關鍵。
區塊鏈技術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網絡信任問題,為了達到足夠的信任度,需要建立一個新生態結構,這個生態結構要有多家銀行、多家機構協作完成,而不是由一個機構獨立完成。張總通過倉單提貨權的例子解釋了新生態結構,即訂貨之后形成電子倉單,無須紙質契約或文字契約,電子倉單本身就是提貨的依據。如果有其它交易需求的話,這個提貨權亦同時可作為電子存儲的方式實時流轉交易。
在汽車融資租賃領域如何提高交易的信任度?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獲取汽車的關鍵節點信息,而這個信息與車輛本身是一一對應的,這樣就可以跟蹤追訪,通過特定信息追查到具體車輛,保證保險或者其他金融服務的可針對性和安全性。
關于合作方式,張總提出了新服務類的共享經濟。比如,同時購買大批量設備的話,需要的資金量無比巨大,存在著嚴重無法管控的風險,但如果通過與廠家合作的方式,將產品鋪開,共同從中受益分利,則會促使合作的完成,并能夠達到效益最優化的效果。
最后,張總指出產融結合的中間不是一個單一的系統,而是一個可信任的網絡,區塊鏈在這里的價值應該是構建、連接和賦能。網絡結構自身逐漸形成了去中心化的特點,控制核心的不再是一家公司,也不再是一個股東,而是產業鏈上所有為這個產業服務的參與者,他們在共同的規則下共同完成實現這個產業鏈條的鏈接。
文:2018級 IF班 鄭光普
編:2018級 P4班 何文奇
MBA項目中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