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參與方能搭建起區塊鏈網絡,如果不將各個環節打通,沒有建立起完整的溯源體系,那么供應鏈中每個參與方的數據就會成為信息孤島。
以上兩個問題對于阿里、京東來說可能構不成問題,因為這兩大巨頭都上線了BaaS平臺,屆時只要向企業開放接口就可以打通區塊鏈溯源網絡。
但區塊鏈溯源只能保證鏈上數據的真實性,如果記錄該數據的檢測機構本身就有數據造假的嫌疑,那一樣達不到打假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目前區塊鏈溯源和傳統溯源采用的是同樣的識別技術,即掃描條形碼或二維碼進行查詢。這些條形碼或二維碼大多是以標簽的形式貼在包裝上的,那么如果商品中途被調換,消費者最后通過掃描二維碼查到的信息也只會顯示是正品。也就是說即便搭建好了溯源體系、供應鏈中每個環節的數據都絕對真實可靠,那么也不能排除正品溯源碼貼在假貨上的可能。
可以看到,只要一個環節有漏洞,假貨就有可能趁虛而入,畢竟假貨有著太龐大的市場,被利益驅動的人可不在少數。
雖然現階段的區塊鏈溯源技術還不盡完美,但IBM、微軟等巨頭卻早已對此展開了布局,而這一次,阿里、京東也在雙十一這場全民狂歡的購物節活動中搶占了先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