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忌寒心里住著一個寒鴉少年,比年輕人更盛的霸氣,比中年人更穩的堅守。

作者:鄭恩福
編輯:三桃
/1/
2018年11月2日,中本聰發布比特幣白皮書十周年剛過去一天。清華大學偉倫報告廳大樓一層的電梯口,個子不足一米七的吳忌寒像個老干部一樣,把雙手背在黑色西裝的后尾,和幾個年齡偏大的金融界專家談笑風生。一米開外,幾個沖上來的記者再次被大會的保安攔住,失望地看著吳忌寒身影消失在電梯里。
在外人看來,對外宣稱為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的吳忌寒,很少接受媒體采訪,神秘的基調,如他那一身黑色。剛剛過去的27分鐘里,幾乎全程背著手的吳忌寒,發表了一篇題為《區塊鏈帶來的反思和啟示》的演講。
2008年11月1日,署名為賽托西·中本聰的人在他的比特幣白皮書第一行中寫道:“本文提出了一種完全通過點對點技術實現的全新的電子現金系統,它使得在線支付能夠直接由一方發起并支付給另外一方,中間不需要通過任何的金融機構。”這短短64字,比特幣被賦予了金融屬性,而比特幣白皮書的第一個中文翻譯者,正是吳忌寒。
回顧比特幣在這十年的時間里所面臨的挑戰,吳忌寒總結了三點:
比特幣市值不穩定;
控制比特幣協議的開發團體認定,比特幣無法再通過簡單的擴容實現支付;
比特幣在自身過程中犯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拒絕為人民服務的態度。
就第一點而言,吳忌寒認為:價值波動巨大的貨幣是不能用作支付工具的,當比特幣的市值發展得足夠大,幣值的波動性就會降低到足夠低;如果比特幣幣值的波動性低到和美元、歐元或者其它主流國家的貨幣一樣,那么比特幣用于日常儲存和支付的問題就不會太大。
而后兩個觀點,正源自當年吳忌寒和Core團隊的比特幣擴容之爭。
Core是比特幣開發的核心團隊,面對比特幣交易擁堵的問題,Core堅持保持1M的區塊大小不變,在比特幣上層使用隔離見證,并在區塊上多搭一層閃電網絡來解決擁堵問題。而掌握當時全網80%比特幣算力的吳忌寒則希望通過把比特幣“馬路”建寬的方式來擴大區塊大小,以從根本解決交易擁堵問題。
“他們(Core團隊)認為PayPal、信用卡之類的支付工具足夠好,點對點的電子信息支付也不需要發展,其實這樣的觀點在我看來是巨大的錯誤;一些(Core團隊)拒絕接受網絡支付、擴展網絡容量的保守技術路線,我相信市場將不會再歡迎它們這樣古老的、意識形態式的數字資產。”時至今日,吳忌寒似乎對保守的Core團隊那種“拒絕為人民服務的態度”依然心存芥蒂。
/2/
2013年的夏天,年輕的吳忌寒在北京的某個場地布道比特幣和分布式思想。“那時恭親王比較出名,吳只是一個挖礦的,誰聽他講;和現在一樣,當年他也是平頭、一身黑色西裝,給人的感覺是實戰派,說話不拖泥帶水;唯一的變化就是,除了臉變成熟外,說話會更謹慎。”微信里的一位好友回顧了當年遇到吳忌寒的情形。
一個85后的黑色背影,留給外界人的印象是:權威、坦蕩。但在一個粉絲眼里,吳忌寒的心里住著一個少年。
9月11日,在上海的某個區塊鏈峰會上,一個粉絲終于見到了一年前微信里和她聊過天的吳忌寒,而這此前,她托一個媒體朋友要到進入會場的票。
大概由于投行出身,吳忌寒依然保持他常年不變的黑色西裝形象。“他很好,和善而平易近人。”這是吳忌寒留給粉絲的第一印象。
“感覺大家都只是欽佩他白手起家到現在身價百億,不要把他神話,他就是那種你問他幾號生日他都會回答你的人,一張娃娃臉的普通人。”粉絲說,吳忌寒和大家不一樣的是,他不是為了金錢在努力,他想要改變世界使用算力的形式。
雖然在粉絲眼里,吳忌寒是一個平易近人的普通人,但在比特幣的世界里,擁有算力才是王者。
比特幣誕生十年,有八年屬于吳忌寒,在這段時間里,吳忌寒做了三個魄力非凡的決定。
2011年5月,吳忌寒第一次接觸比特幣。他說服了朋友借給他10萬元,以10美元的價格入手比特幣,直至2014年在比特幣漲到300美元的時候全部清空。
2013年4月,由于看準了礦機的未來,吳忌寒辭掉了投行工作,決定成立比特大陸、開發芯片、生產礦機。網傳:為了能邀請到從中科院畢業、擁有15年集成電路開發經驗的詹克團出山,吳忌寒答應詹克團,如能實現芯片的兩個關鍵性技術指標,詹克團將拿到60%的股份。
2016年,吳忌寒和Core之間就比特幣擴容問題談判破裂,雙方從此分道揚鑣。次年,Core提出了強制實施隔離見證的軟分叉方案UASF(在對比特幣原鏈上的所有數據備份后,該方案取消了隔離見證的升級和1MB區塊大小限制,采用動態區塊大小,最高限制到8MB)。隨即,被激怒的吳忌寒實施硬分叉方案UAHF,比特幣現金(BCH)誕生。
第一個決定,讓吳忌寒擁有了做礦機生意的本金。第二個決定,使比特大陸在短短5年里掌握了比特全網30%的算力,吳忌寒也因此被稱為“礦霸”。而第三個決定,讓分叉出來的BCH有望成為被廣泛應用于互聯網小額支付的電子現金,這,卻是吳忌寒基于對數字貨幣理解之上的堅持。
/3/
盡管比特大陸單在2018年上半年的收入就達28.46億美元,但在一些人看來,比特大陸的未來并非完全一片光明,質疑不斷,風波也不止。
11月5日,距離BCH硬分叉還有五天,比特大陸再次被宿敵Calvin Ayre Media集團旗下媒體Coingeek爆出負面消息:“我們從多家消息來源獲悉,比特大陸的主要供應商臺積電將不再為其供給芯片。據報道,比特大陸拖欠臺積電超過3億美元的款項。”
當日,比特大陸已經上市的傳言也在網上甚囂塵上。此前,Coingeek與比特大陸已經進行了數月的唇槍舌戰。比特大陸申請上市港股的招股書公布前夕,Coingeek爆料,比特大陸將停止IPO。
作為Calvin Ayre Media集團創始人的Calvin Ayre,同被稱為“澳洲假中本聰”的Craig Steven Wright一道,是吳忌寒主導比特幣硬分叉事件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但也是這次BCH硬分叉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就Coingeek持續數月針對比特大陸的報道,吳忌寒在推特中針鋒相對:“Coingeek雇傭的是小說家,而不是記者;僅供參考:Coingeek由Fake Satoshi(耳朵財經注:澳洲假中本聰)控制”。

除了BCH社區成員間面對硬分叉的矛盾升級,比特大陸申請上市港交所,也面臨著數字資產清算和香港現行數字貨幣政策尚未落定這兩個問題,而這兩個關鍵性問題,短時間內將無法解決。
更為嚴重的是,此前有媒體爆料:5月份IGD資本的報告顯示,比特大陸將主要收益全部購買BCH。與5月份相比,此時的BCH價格已經縮水40%以上。
數字貨幣的寒冬之下,吳忌寒左手忙著比特大陸的上市、右手兼顧BCH的分叉之爭,外界很難猜出這個充滿個人魅力的年輕人在算力世界還將有什么驚人之舉。
一個區塊鏈媒體人評論道:“中本聰發明了比特幣,而比特幣卻成就了極少數像吳忌寒這樣的人,這不是偶然,因此我相信吳忌寒的信仰,也相信比特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