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雖然網易星球和易頭條目前已無法掀起太大的波瀾,但網易似乎依然難掩其進軍區塊鏈的野心。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互聯網社交已經被微信帶得偏熟人化、簡單化,網易圈圈首創的“區塊鏈內核的社交積分體系”卻背道而馳,霸榜在等著它,能否逃脫“折戟”的命運依然有待考驗。
作者|深度君 來源|鏈深度
網易進軍區塊鏈的熱情似乎從未衰減。
據36kr消息,繼風靡一時的“網易星球”和曇花一現的“易頭條”風波過后,網易的第三個區塊鏈應用--網易圈圈,近期也開始展露鋒芒。雖然目前仍處于內測階段,只有得到邀請碼才能注冊,但作為基于 “標簽”的泛熟人圈社交方式,結合了區塊鏈技術及媒體傳播物質獎勵性,使得其剛內測不久即獲得上萬次下載量。
網易圈圈對自身的定位是“重新定義你的社交圈子”,應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實名社交平臺,業內將其產品形態總結為“區塊鏈+微信+今日頭條+螞蟻森林”。
作為一款新的應用,尤其是做社交類的,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功能點,解決用戶的痛點,否則就難以存留。曾在IM領域砸重金做“易信”的網易折戟沉沙,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雖然網易圈圈的“區塊鏈內核的社交積分體系”比較獨特,但用戶多數是為了賺星鉆才加的,所以它本質上并不是做社交,而是區塊鏈。如今的互聯網社交,已經被微信帶得偏熟人化、簡單化,網易圈圈似乎是在反其道而行之。至于以后能否打破“折戟”的魔咒,目前還有待觀望。
“區塊鏈+微信+今日頭條+螞蟻森林”
自11月2日啟動內測后,網易圈圈的下載量勢如破竹,短短兩三日便突破萬級。
網易圈圈的全稱是“網易社區-新聞組-自媒體的小圈子應用”,簡稱網易圈子空間,昵稱網圈圈。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網易圈圈”仍處于內測階段,其版本號還是0.8,跟此前的“網易星球”類似,需要獲取邀請碼才能注冊。鏈深度注意到,基于“標簽”的泛熟人圈社交方式,網易圈圈0.7版本已經于2018-09-24發布,全面支持文字、語音、視頻形式,聊法百變。
此項區塊鏈應用是網易結合了社交隱秘性和媒體傳播物質獎勵性搞出來的項目,所謂的獎勵性是指這個體系的代幣,即星鉆,業內對其產品形態總結為“區塊鏈+微信+今日頭條+螞蟻森林”。
鏈深度根據在網絡上搜索到的邀請碼,下載并注冊后,已經是第11785位小行星主人。注冊后即可領取6顆星鉆,完善個人資料獲得5.0引力值。頁面提示獲取星鉆的秘密是“小行星引力越大,吸引星鉆越多,參與星鉆活動得獎勵。”
網易圈圈的獨特之處在于加上了一個“區塊鏈內核的社交積分體系”。據介紹,小行星的活躍行為對星系產生一定貢獻,從而獲得引力,引力是用戶活躍度和貢獻度的一種體現,同時引力也是獲取星鉆的影響因子,引力值越高,單位時間內聚集的星鉆就越多。小行星通過完善個人信息、實名認證、添加好友、邀請朋友等“活躍”方式獲得一定的引力。如邀請1位好友即可得到10引力,最多得100引力;添加一位好友得到5引力,最多加20位;實名認證并輸入身份證號可得50引力。

星鉆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權益證明,目前可用于參與活動、兌換權益等。發行總量恒定100億,永不增發,其中分配給激勵池50億,基金會50億。激勵池的獎勵方式采用了POA的方式進行,即有效活躍度證明。小行星的引力即為小行星的有效活躍度證明,按照 9:7:5:3:1 的比例逐年遞減發放,第一年發放激勵池的 9/25,第二年發放激勵池的 7/25,以此類推。基金會是一個非盈利性組織,自留50億星鉆,占總量的50%,其持有的星鉆將保障星系的正常運轉,以及補貼運營和維護成本。

網易圈圈的“看點”則類似于“今日頭條”,為用戶制定資訊內容。不僅可以訂閱各類微信公眾號,還可以與各路好友共享熱點時事、人間情味,構建有價值有態度的內容生態,這是典型的“區塊鏈+內容”設計思路。
據“圈圈助手”提示,用戶通過閱讀內容獲取收益的方式可分為三步。
第一步,發掘擁有潛力的優質內容。用戶基于自身經驗和喜好對平臺上的優質內容進行判斷,從而預測內容的未來價值。
第二步,點擊文章底部“投資分錢”,通過押入星鉆確認投資的規模。用戶可以閱讀完文章后滑到文章底部,然后選擇質押1~10個不等的星鉆,點擊“確認投資”即可完成一次投資行為。
第三步,坐等文章傳播,通過不斷提高的閱讀量升值賺錢。即隨著閱讀量的增加,用戶可持續獲得豐厚的文章收益,直至沒有用戶再關注這篇文章。
投資文章產生的收益將于次日自動轉出到錢包,目前支持將余額提現到支付寶,并在1~3個工作日到賬。
鏈深度還注意到,“看點”文章中間還在為各類雙十一預售廣告進行引流,點擊即可直達“淘寶”。

此外,“圈圈助手”還給出了內容投資的“3句真經”,即內容越火,收益越多;越早投資,收益越多;星鉆投入越多,收益越多。
能否破解“折戟”迷局
網易圈圈此次對自身的定位是“重新定義你的社交圈子”,應用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實名社交平臺。并在介紹里主打“闊別已久的熟人社交圈子”,瞄準現在微信面臨的弱關系問題,重新發現自己的關系。
有網友“Nann”在知乎論壇表示,“每一個應用都要找到它的核心功能點在哪里,尤其是做社交類的,面對著微信這個龐然大物,他就更需要知道為什么要做這個應用,用戶在這個應用里能得到什么。用戶痛點解決不了,就沒有值得留在手機里的APP。網易的這個雖然功能點比較明確,但是關心的人似乎不是特別多,而且不是特別好理解,所以比較不太看好它的前景。”
據Nann稱,有人通過網易圈圈加好友,其實就是為了賺星鉆才加的,所以它本質上并不是做社交,而是區塊鏈。社交從來就不是功利的,如果人們隱藏原本的社交需求而去尬聊,那永遠也贏不了微信。
正如之前風生水起的子彈短信,下載量一度霸榜,然而熱度過后就已歸于平靜。要么已被卸載,要么成為了“死尸APP”。也就是說,下載量并不能代表什么,多數人是沖著新鮮好奇心理下載玩玩,覺得沒意思就刪了。網易目前也是這樣的命運,霸榜在等著它,能否逃脫“銷聲匿跡”的命運還是有待考驗。況且,如今的互聯網社交已被微信帶得偏向于更加簡單、熟人化及強鏈接性,而網易圈圈似乎有點背道而馳。
用戶不太看好網易圈圈的命數,或許源于此前的網易星球及易頭條風波。
區塊鏈技術火爆之時曾掀起一陣全民挖礦風,各平臺紛紛上線或開啟挖礦模式。當然,網易星球也不例外,2月9日上線后迅速走紅,并快速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圈瘋狂刷屏。
8月份,幣為Labs宣布與網易星球達成長期深度合作,用戶可直接在網易星球上注冊并激活幣為賬戶,領取BT福利。此消息一出,便有質疑聲直指網易星球與挖礦交易所合作是變相“發幣”。
事實上,網易星球從零到百萬級別用戶,并未做過多的宣傳,它的風靡無外乎三大原因。首先是區塊鏈的火爆引發全民狂歡。其次,網易星球并沒有對所有人開放,而是采用邀請機制,引發用戶的主動傳播擴散。最后是大公司自帶的吸睛屬性。
網易星球借助其鏈上產生的虛擬貨幣和實物獎勵吸引了百萬的注冊用戶,如今卻淪為了刷廣告APP,被業內認為是一個借東風投機而成的流量池。
有分析人士指出,“網易的意圖很明白,希望在流量日益稀缺的當下,通過星球黑鉆吸引用戶參與,為自己增加流量,給業務導流,成為去網易商城購物的工具。然而,雖然前期聚集了眾多玩家,可是價值有限的黑鉆很快就讓用戶失去了興趣。”
此外,作為網易區塊鏈資訊閱讀APP,易頭條已于6月15日上線,但是僅放出少量邀請碼后,半天后便關閉邀請,進入封閉內測中,至今未有新消息。
易頭條通過整合網易域內海量內容和精準的個性推薦技術,用戶可通過邀請新用戶、連續登錄、閱讀數量/時長、點贊評論、分享、閱讀推送等行為來獲取“體力值”,提高挖礦能力獲取更多的礦源,還可進行“免費奪寶”。但缺乏渠道及內容變現意識,廣告也難以達到精準投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