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大陸吳忌寒
從2008年中本聰發明比特幣以來,區塊鏈技術誕生已經是第十年了。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區塊鏈未來十年有哪些重要的技術課題,以及這些技術課題會對區塊鏈技術的長期發展和生態構建,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最早的UTXO模型和賬戶模型,在系統安全性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因為所有的交易記錄都是記錄在鏈上。但是隱私性不夠,因為所有的鏈上交易都是可以被觀察到。最早的網絡市場用比特幣作為交易各方的結算貨幣,這些交易的流向容易被追蹤,隱私性不夠。基于對隱私性的需求,過去業界發明了很多算法,像零知識證明,代表是零幣。它們能夠更好保護區塊鏈使用者的隱私,但是它的算法復雜性升級難度系數非常大。在極端情況下這個系統出了很大的安全風險,里面的貨幣已經被無限增發,可是還不能被人發現。未來區塊鏈的十年,肯定在這一對矛盾中往前發展。如果說隱私性、安全性是一個權衡取舍的曲線,有的區塊鏈項目肯定能夠將這個曲線外推到最為理想的位置,超越其他區塊鏈的技術。我們也是非常期待有一些理論框架的突破,能夠去解決這對矛盾。
區塊鏈未來十年的發展,我相信最為主要的應用還是和金融場景相關。區塊鏈技術涉及到有關的監管、法律,會有非常復雜的立法問題需要研究。因為區塊鏈所構建的金融網絡,從一開始就是沒有國界的。中間網絡本身是沒有國界的,但是上面的參與者是有國界的。同時資本的跨國流動,跟現在很多國家脆弱的外匯制度,包括索羅斯反復提到的金融市場的反射性問題,肯定會對一些國家的金融安全帶來沖擊。
區塊鏈技術的中立性是很難被打破,因為區塊鏈是自由的。立法者要基于中立的區塊鏈去發展自己的監管技術,最值得參考的例子是互聯網,互聯網到今天是中立的,它是缺乏監管的。但最早的互聯網金融機構,現在也已經是納入到了嚴格的立法框架,發達國家立法框架更早。區塊鏈在發展的過程中,為這樣的監管框架,為將來金融秩序的構建,它會采取什么樣的改進呢?也是未來十年發展的主要主線。
區塊鏈用戶大概是2000萬人,人數不多但是增長曲線非常快。我們是可以合理想象,十年之內區塊鏈在全球的用戶人數可能會超過10億人。這樣的用戶規模,必須要完成四個數量級以上的性能提升,才能夠適應未來的需求。
01
這樣的技術可以在主鏈和側鏈上安全快速互聯,同時還能夠做到去中心化,這可以肯定的是解決的方向有兩個:放棄去中心化的原則&等待理論上的突破。

閃電網絡理論和功能上可行,但是用戶體驗存在嚴重問題。凡是需要用戶直接操作閃電網絡的應用,我相信它在經濟上都是不可行的,因為普通用戶難以接受哪些奇怪的系統異常現象。
交易本身是不上鏈的,它只是把一些結果上鏈。這種交易壓縮還可以同時提升隱私性,也能夠用較小的數據體積就可以去記錄龐大的交易歷史的最終結果。但是這種壓縮交易歷史的技術,安全性也存在很大的考驗,因為過程不可見,導致它的審計極其困難
04
這在我看來是最為切實可行的道路。如果將來區塊鏈軟件更改它的一些現有的幾個架構,隨著網絡處理壓力的增加,對于整個軟件架構不需要做大幅度的更改。只需要平行、線性增加一點服務器即可,整個擴容在理論上就實現的。
區塊鏈如何跟現實世界進行交互呢?大概有兩個方向:
1. 需要現實世界的重要事件在區塊鏈上面得到忠實的記錄。
2. 希望區塊鏈上的虛擬事件去驅動現實世界的物質產生變化。
我相信在未來十年快要結束的時候,會看到一些有趣的項目開始出現。因為這樣的一種特定的應用場景,所謂的落地技術,它都是涉及基礎設施。區塊鏈與現實世界的交互邏輯,現在依然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

在區塊鏈領域里面,現在所應用的密碼學算法,再過一時間之后,可能會面臨升級的壓力。我想提醒的是,如果過早投入到抗量子密碼學算法的研究,并付諸實施,這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而且你需要選定的量子抗泄密密碼學算法,最好也是通用的。
中本聰最早設計的公私鑰系統,其實私鑰就是區塊鏈上的身份。如果我們把公私鑰的體系,轉化為抽象身份的問題,我相信在接下來的十年當中,區塊鏈如何綜合性的采用各種身份認證技術,來幫助大家使用區塊鏈,這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像BCH最近準備要去激活的Opcode,就為鏈外的權威相對中心化的身份認證打開了大門。它有可能和鏈上的私鑰本身,和最早最原始、最原始的公私鑰本身構建一個綜合的身份體系。這樣的身份體系,為未來用戶的大規模應用大開大門。
智能合約是一種具有獨立的計算機程序,一段程序如果被部署在以太坊,這個程序的運轉行就具有超越程序創立者的獨立性。雖然智能合約承載的希望很多,但是現在獨立性程序做的事情還是非常少的。智能合約它如何變得更強大,一定未來十年我們所關注的重點方向。去中心化智能合約開發難度大、收益比較低,而且智能合約爆出漏洞的事件不斷發生。未來開發環境會不斷趨于成熟,有更多的開發者參與,開發成本會進一步降低。

人工智能本身是可以被部署在區塊鏈上面,人工智能不再被擁有或者屬于任何一個單一的系統參與者。它可以獲得一個更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如果有單一的企業掌握了特別多的數據,同時擁有了強大的人工智能,對于社會的公平性挑戰將是巨大的。
比特大陸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畢業于北京大學,擁有經濟學和心理學雙學位。在創業之前,曾從事私募股權母基金的投資分析師和投資經理工作。2011年開始參與比特幣社區,是中國比特幣社區重要媒體巴比特(8btc.com)的聯合創始人; 2013年創辦比特大陸(BITMAIN),任公司比特大陸董事和聯合CEO,主要負責市場、銷售、戰略投資和投資人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