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3374
    • 0
    • 分享到

    美國關于通證的監管措施解讀

    2018-10-10 22:14

    來源: 鏈門戶

    美國關于通證的監管措施解讀


    2017 年,通證已然成為全球現象。各國政府的監管機構對如何對待這類新事物產生了分歧。迄今為止,絕大多數國家的中央政府都未將通證認定為法幣,且沒有明確支持通證,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國家都持嚴苛態度。事實上,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標準,而每一個看似微小的監管進程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 btc 及其他通證的價格。

    日本作為 BTC 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其監管政策的變動對整個市場意義重大。該國曾在 2018 年 4 月份修訂《支付服務法》,承認 BTC 是一種合法的支付方式,與此同時,日本金融監管機構對于通證交易所整改、落實反洗錢措施。 加拿大于 2014 年批準了 C-31 法案,這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通證的國家層面的法律。英國政府認可通證交易本身的合法性,但這類業務需要在金融監管局備案注冊,且遵循與傳統業務相同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標準。與其他地區相比, 新加坡對通證的監管政策更為友好,該國政府推出的監管沙盒制度使得境內的通證業務處于相對寬松的監管狀態。

    美國在金融創新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盡管其關于通證的監管政策還有待完善,但目前來看,該國已經形成由多機構共同參與的聯邦、州兩個層面的監管體系。

    美國聯邦政府對通證的三重屬性認定

    貨幣業務屬性

    從聯邦層面來看, 2013 年,美國財政部下設的金融犯罪執法網絡 (FinCEN) 認定,BTC 和其他通證在美國不屬于法定貨幣,但并未否定其支付功能。如果買賣雙方均認同以通證出售及購買的方式,該筆交易即為合法。通證的使用屬于“貨幣業務”的一種,需要滿足反洗錢 (Anti-Money Laundering, AML) 的法律規范[2]。相關公司需要承擔記錄、保存交易信息和報告、配合調查的責任。

    證券屬性

    與此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將通證視為一種證券,因此通證發行方、交易所等機構均屬于其管轄范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也表示,通證是一種商品,如果有必要,也可能將其納入監管。

    資產屬性

    除此之外,稅法也是影響通證監管的重要方面。美國國稅局 (IRS) 將通證視為一種資產而非貨幣,所以投資者應該及時報告其應稅收益[3]。

    美國聯邦政府對通證的四大監管措施

    聯邦層面的諸多機構相繼出臺關于通證的監管政策,圍繞資金流動所涉及的四大重要環節進行把控。從市場準入、通證轉移、消費者保護、反洗錢等方面實施監管。

    市場準入政策

    2015 年 5 月 7 日,紐約州金融服務監管機構 (NYSDFS) 發出第一個通證業務經營許可證 “BitLicense”,此舉開創了對紐約州通證業務進行審慎監管的先河。此后,凡是想要從事通證的傳輸、保管、存儲、控制、管理、發行、買賣以及兌換業務的機構,都必須獲得相應的許可證后方可經營。

    通證轉移政策

    2013 年 3 月,美國金融犯罪執法網絡 (FinCEN) 發布了針對從事“可兌換的虛擬通證”交易的金融市場參與者的指引規則,明確銀行保密法(BSA)適用于創建、獲取、分發、交換、接受或傳播通證的人員或機構[4]。

    消費者保護政策

    2013 年 7 月 23 日,美國證監會 (SEC) 下設的投資者教育和宣傳辦公室發布投資者提醒,告知投資者使用通證可能存在的詐騙風險。 2014 年 5 月 7 日,美國證監會 (SEC) 再次發布投資者提醒文件,提醒投資者 BTC 和其他通證的投資風險。 2014 年 8 月,美國金融消費者保護局 (CFBP) 發布了關于通證的消費者指引文件,對普通投資者給予投資建議和指導[5]。

    反洗錢 (AML) 政策

    美國《愛國者法案》要求,企業需要建立客戶識別機制,在賬戶建立及管理過程中,了解相應的客戶信息,保存相應的數據記錄。這類政策也已延伸到通證行業。美國聯邦金融機構監察委員會 (FFETC) 建立了銀行反洗錢信息庫,監管機構要求,貨幣服務提供者及貨幣轉移服務商也需要建立相應的反洗錢機制,遵守反洗錢程序。

    美國州政府的監管態度:重視風險提醒,開放程度不一

    除了來自聯邦層面不同機構的監管,美國各州對通證及其背后的區塊鏈技術也有不同的監管立場。除去各州政府均重視對投資者的風險提醒之外,其對于通證的開放程度也相差較大。

    自 2014 年開始,至少有 10 個州的監管當局(如加利福尼亞州和新墨西哥州)發布關于投資通證業務的警告。而自 2016 年各州政府的監管機構所刊發的條例來看,其對通證的態度相差頗大,部分州政府反對,部分對此類活動表示不關注,此外也有部分州政府支持此類活動的開展。

    綜上所述,美國政府關于通證的監管制度有兩大特點:從形式上看,既有聯邦法規,又有各州規則;從監管內容來看,該國十分注重對通證業務開展者的資質和交易流程進行監管,同時輔以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和保護。以上措施對于通證行業的起步、發展、風險防范大有裨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