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理論”是奧地利心理學家 Fritz Heider 在1946年首次提出的,它描述的是一個概念框架——關于人們如何演繹、解釋和預測他人的行為的假說。在這個框架中,有意識的想法(比如信仰、欲望、目的等)在個人對他人的常識性行為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們如何看待自己或他人的境遇,以及感知這其中的關聯。
在這個社會網絡理論中,我們能夠去分析任何形式的社會經濟系統,能夠去描述如何在個體之間形成感情紐帶并進化成一個平衡的聯結狀態(即共識)或者分裂成幾個小團體(即分叉),并了解這個過程所需花費的時間。
平衡理論更大的貢獻在于,描述了兩種對驅動或消除共識起到強烈作用的動機,他們分別被命名為: Scahdenfruede 和 Gluckschmerz 。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