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研機構數據,我國
區塊鏈上半年融資額達107億 , 產業規模達4.5億元。2017年至2022年間,區塊鏈直接市場價值,將由4.1億美元增長到76.8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79.6%,預計2020年各類基于區塊鏈的延伸業務將達到1000億美元。
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正成為驅動各行業技術產品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區塊鏈——數字票證上鏈
實物資產以“數字票證”形式大規模上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將推動數字經濟迎來爆發式增長。
“數字票證”已進入應用階段,目前騰訊、
深圳稅務局的“區塊鏈發票”已經實現了數字票證的商業化試點應用。與傳統的電子發票以及簡單的電子發票上鏈的方式相比,區塊鏈電子發票的防偽技術更為先進。
“數字票證”在銀行等
金融機構的票據憑證等方面應用空間廣闊。
在區塊鏈管理平臺,稅務管理部門能實時監控發票開具、流轉、報銷等流程,以此對發票的全方位管理。除了在新型稅務建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之外,區塊鏈電子發票在金融業、制造業等行業中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
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進步,實物資產加快上鏈完成數權票證化改造后,會對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產生一定的沖擊。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制造業必將立足現實,加快向著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工業4.0數字化改革,在區塊鏈3.0的推動下,傳統制造業將發生哪些轉變?
區塊鏈——制造業如何轉變
運用區塊鏈技術,供應商和制造商之間可以訂立智能合約。利用智能合約,訂單的發布和采購將變得更為迅速。
2、生產環節可追溯,防止假冒偽類產品進入市場。
采用區塊鏈技術后,產品可溯源,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制假造假事件的發生。受商業利益的驅使,很多不法產商無視法律,采用劣質材料生產產品,這不僅擾亂了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機器的保養和維護更及時,零部件的損耗率得以降低。
工廠生產大量使用先進的自動化機器、傳感器和執行器。利用區塊鏈技術,機器維護人員可以提早了解機器的運作狀況,從而確保其能正常運行。實現制造業的自動化、可視化升級。
4、節省大量物流運輸時間,降低制造業的成本。
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創建更智能、更安全的供應鏈,從而節省物流配送時間。
透明的實時供應鏈系統,可以使制造商快速發現產品信息的錯誤,或者是安全漏洞,從而減少產品被召回的可能性,并進一步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
區塊鏈——中國產業有多少家?
當前,我國區塊鏈的產業鏈上中下游基本形成,主要包括硬件設施和底層基礎平臺、通用技術、各類區塊鏈行業應用。
區塊鏈相關服務業,為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提供信息咨詢、人才培訓、產融結合服務。
據相關調研結果,截至2018年6月, 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區塊鏈相關企業,共9千余家。
具有投入產出,且具有商標的區塊鏈企業有425家。
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約4.5億元,區塊鏈相關產品交易、教育等衍生產業的規模約為20億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